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8
  • Item
    華語時間副詞探究—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
    (2023) 陳家妮; Chen, Jia-Ni
    漢語時間副詞在事件中扮演了事件發展方向與狀態的重要角色(郭翼舟,1984;張誼生,2000)。其中,時間副詞的多樣性可以依據時態,依照事件的整體或內部時間結構區分狀態;或是根據時制,以旁觀者的視角觀察時間發展順序,表達時間流的相對時間概念,常見分類為過去、現在、未來;又或者以時體為基礎,就事件當事人的角度觀察事件發展中的時間與狀態(呂叔湘,1942),說明時間副詞不但涵蓋了時間概念,彰顯動作狀態的特徵以提升理解性,同時也能增加語言的完整度(陸儉明、馬真,1989;張誼生,2000)。綜觀過往時間副詞的研究,以語義為主要探討內容的並不多,加上對詞彙學習重要性的考量(Milton,2009),因此本研究以教材中出現的52個時間副詞為探討對象,以時態的概念為基礎,根據「事件是否完整」、「狀態所處的階段」與「狀態類型」進行分類,接著,利用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4.0的語料,從語義方面探討各類型時間副詞的語義,確立各別時間副詞的語義特徵,再針對「事件是否完整」中,完成貌的時間副詞與未完成貌的時間副詞進行狀態類型的綜合比較與討論,並根據本研究的內容提出教學建議。本研究依據事件階段、狀態以及語義分類,將時間副詞分成15組近義詞,並藉由平衡語料庫的語料分析,從中具體了解時間副詞之間的差異;同時,也根據分類結果,了解是否為完成貌與狀態有著緊密的關聯,一般完成貌的時間副詞,皆為過往已發生的事件,因此敘事者清楚知曉事件的始末與經歷一段時間的變化歷程;而未完成貌的時間副詞,強調狀態變化,甚至隱含對事件的不確定性與情緒。最後根據研究成果,本研究最後提出與時間副詞相關教學建議,以期能為華語教學帶來助益。
  • Item
    華語與法語TEDx演講之語步對比分析
    (2022) 周可沁; Zhou, Ke-Qin
    TED演講(TED talks)為當今最具有影響力的網路傳播演講形式之一,其名稱來源於科技(technology)、娛樂(entertainment)、設計(design)的縮寫。TED演講以英語演講的形式發展數年後,針對世界各地語言受眾的TEDx分會系統上線。TED與TEDx演講影片均以內容的多元性、豐富性與趣味性著稱,具有難以估量的語言教學應用價值。現階段針對演講語篇並將之運用到教學領域的研究大部分以研究單一語言,又尤以英語研究為主,華語教學界仍缺乏教學導向的華語與法語演講語篇對比研究。在此背景之下,本研究以25篇華語與25篇法語TEDx演講語篇為樣本進行對比分析,旨在利用語步分析法(move analysis)探究兩種語言在構築TEDx演講時訊息結構之分布特徵與異同,並歸納兩種語言典型的語步結構模型,期為針對法籍學習者的華語演講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與實際應用建議。本研究完善了Chang & Huang(2015)與Kraisriwattana & Poonpon(2021)所建之語體分析架構,發現華語與法語TEDx演講同其他演講語體一樣,具有前言、主體與結尾三段式的架構。所選語料中共出現了9種語步,分別是常出現於前言的「引導聽眾」、「介紹主題」與「敘述自我」;常出現於主體的「以主題順序展開主題」、「以敘述順序展開主題」與「以問題-解決順序展開主題」;及常出現於結尾的「結束演講」、「提供啟示」與「表達情意」。上述每個語步又均由多個策略組成,9種語步共計包含32種策略。此外,本文還發現語步與策略之間存在邊界模糊甚至融合的現象,且個別語步或策略能夠依據演講者需要穿插於其他訊息結構之內,證實TEDx演講作為一種口語語體,在結構上具有較強的靈活性。 對比分析結果顯示,整體上華語演講所使用的語步與策略數量多於法語演講,差異主要體現於主體段,華語演講主體段的語步結構更為複雜且所佔篇幅更長,同時偏好使用更多有助於與聽眾建立良好溝通關係的語步與策略;而法語演講的語步結構則更為簡單與簡短,採用更為均衡的三段式演講結構,同時傾向使用幫助勾勒演講架構的語步與策略,幫助聽眾減輕一定的認知負擔。最後本文結合語體教學法常用的「教與學週期」模型(Feez& Joyce, 1998; Hyland, 2004; Rothery, 1996),將分析結果應用於華語演講教學,不僅歸納了語體模型供學習者或教學者參考,還提供了教學主題的規劃建議與相關課堂活動範例,以期協助華語學習者與教學者提升對TED演講語體的認知,增進華語演講教學之實效。
  • Item
    華語母語者之中文識詞量研究-以大陸受試者為研究對象
    (2021) 李忻雨; Li, Xin-Yu
    詞彙在語言教學中佔有重要的份量,識詞量是人與詞彙的基本關係體現之一,識詞量不僅影響語言分級與教材編撰,也影響語言課程與教學的份量。學術界在識詞量相關研究多是以英文為基礎開展的實驗,本研究則以中文識詞量為主軸,以了解華語母語者的識詞量為目的,藉以錨定出語言分級的上層基準。日後可作為華語教學及中文教育之能力分級和高級教材編寫之參考。本文為一項詞彙研究計畫之一部分,以台灣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語料庫」4.0所收詞彙為本,刪除含有數字、外語及詞綴重複之詞,共餘 151,096 個詞作為測試內容,按詞頻列成詞表,由受試者先經過講習及練習後,由其逐一判斷自己是否認識該詞語的意思,能完成全部詞語辨認者才納為初測數據,再進行查測,即要求受試者解釋測試稿中的部分詞語,以進行確認與數據調校。共有12名不同性別、年齡及學歷的中國大陸籍的漢語母語者完成測試,研究結果,受測者的中文識詞量:最低者為58,286個,最高者為113,648個,平均識詞量為83,525個。通過受測者身份背景的數據對比,本研究發現,漢語母語者的識詞量高低,影響因素主要是年齡、學歷;其次為背景因素、詞語常用度、判斷嚴謹度;性別因素影響最小。
  • Item
    中德網路新聞語篇標記研究與閱讀教學建議
    (2021) 林靜怡; Lin, Jing-Yi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數位報告(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網路新聞已成為現代人獲得資訊的主要來源,若網路新聞成為課堂閱讀教材,不僅能讓學生所學內容增添社會時事性、趣味性,也同時能增進其閱讀能力。過去針對提升新聞閱讀的研究,建議教師教導學生語篇結構或後設論述標記(Metadiscourse),讓學生進而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意圖(徐捷、黃川,2015;Camiciottoli, 2003; Jalilifar& Alipour, 2007),然過去研究不同語言間的對比及在教學應用研究仍有所不足,因此本研究以2019年臺灣與德國新聞網站社會新聞作為研究樣本,選取共200篇報導,分析中、德文網路社會新聞語篇結構成分、語篇中後設論述標記之出現頻率和語言表現並比較其異同,最後將結果應用於新聞閱讀教學課中。 研究結果顯示,中德文網路新聞語篇中皆有「標題」、「事件」、「背景」和「評析」結構要素,「標題」、「事件」為兩類語言最重要要素,中文新聞「背景」、「評析」要素頻率相同,德文新聞則更重「背景」要素。中德文網路新聞皆偏好使用交互式標記連貫語篇邏輯,兩類語言最大不同在互動式標記的使用,中文使用互動式標記的頻率較高,尤其是用態度標記在「標題」、「事件」要素中表達記者態度引起讀者共鳴,德文記者偏好在「事件」要素中用強調或模糊標記表達對事件的確定性或展現客觀態度。 綜上所述,語篇結構與後設論述標記的關係緊密,語篇結構影響標記使用,標記幫助語篇結構發揮功能。本研究將結果應用於中文新聞閱讀教學設計上,讓學生有意識地學習語篇結構要素和後設論述標記知識,進而了解作者寫作技巧並提升其閱讀能力。
  • Item
    華德網路新聞之語篇標記研究與教學應用
    (2021) 劉真辰; Liu, Chen-Chen
    閱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根據英國牛津大學數位報告(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網路新聞已成為主流的新聞資訊接收來源,若能將網路新聞融入閱讀教學,除了能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以外,亦能使其接收新聞時事,增添課堂趣味性。根據教育部逐年統計,來臺學習華語的德籍學習者逐年增加,顯示出針對德籍學習者教學研究之需要,然此類語言對比研究卻相當缺乏。因此本研究以Hyland(2005)的後設論述(metadiscourse)架構分析華語與德語網路新聞娛樂版與健康版,探討後設論述標記在不同語言以及不同新聞類別之間所展現的差異性,最後將研究結果應用於新聞閱讀教學中。本研究蒐集華語娛樂新聞、華語健康新聞、德語娛樂新聞以及德語健康新聞各100篇。研究結果顯示,華語和德語皆依賴交互式(interactive)後設論述標記以連接語篇的邏輯概念,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連接標記與示證標記,顯示華語與德語新聞皆重視語篇內的邏輯連接以及引用外部資訊以加強報導內容的可信度。而用於表達記者立場態度及與讀者互動的互動式(interactional)標記則顯示,華語記者傾向以態度標記表達其立場及觀點,而德語記者則偏好使用強調標記以顯示其對於報導內容的的確定性。對比娛樂版和健康版兩類新聞的後設論述標記使用情形則可以看到,兩類新聞皆使用大量的交互式標記,而其中健康新聞的連接標記比娛樂新聞多,顯示其更重視語篇內容的連接,而娛樂新聞則使用較健康新聞多的示證標記以引用他人話語為報導內容佐證。而在互動式標記上,娛樂新聞記者使用較多的態度標記,可見其對於報導內容的自信及贊同,而健康新聞記者則傾向使用模糊標記以持保留客觀、商討的空間。綜上所述,不同語言和不同主題都能影響後設論述標記的使用情形,藉此本研究將分析結果應用於華語新聞閱讀教學設計中,使德籍學習者了解華語與德語網路新聞中各類後設論述標記詞語的使用,並進一步建構完整的語篇概念,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及技巧,並以有效的方式進行閱讀,進而提升新聞語篇的閱讀理解能力。
  • Item
    探討華語為第二語的語詞統計學習
    (2019) 王贊育; Wang, Tsan-Yu
    「統計學習」(statistical learning)為人類尋覓、計算訊號單位間的統計資訊,歸納組合規律的能力。中文的文字排版雖有字間空格,但卻缺少明顯的詞邊界訊息,因此讀者在閱讀時會遭遇斷詞挑戰。過去中文斷詞的研究多探討讀者斷詞的結果,而未討論讀者是如何斷詞的。本研究假設以華語為第二語的學習者能透過統計學習機制計算相鄰語言單位間的銜接概率(Transitional Probability, TP),並以此形成斷詞依據。實驗一至實驗五採用修改自Saffran (1997)之派典。實驗一以6個中文音節組成6個中文雙音節詞,形成一個包含3600個音節的連續音節串。音節詞內相鄰兩音節間的TP = .46 - 1,詞間相鄰兩音節的TP = 0 - .29。該銜接概率為斷詞的唯一線索。受試者聆聽材料後,由測驗中選出聽過的組合。實驗一受試者之平均答對率為 .57,顯示受試者能依據銜接概率,找出音節詞界線。實驗二至實驗四以視覺管道呈現相同統計分布的中文字串,三個實驗之統計學習表現雖僅在顯著邊緣(實驗二 .53,實驗三 .53,實驗四 .52),但合併計算後之平均答對率跨越顯著門檻,顯示受試者能通過視覺統計學習來斷詞。實驗五探討中文母語者的先前經驗是否影響其統計學習表現?結果顯示當新材料與學習經驗之統計資訊不一致時,先前經驗無益於累積新的統計資訊。實驗六至實驗八採用修改自Fiser 與 Aslin (2002)之派典。實驗六以12個抽象圖形,組成包含288個圖形的圖形串。圖形詞內相鄰兩圖間的TP = 1,詞間相鄰兩圖的TP = .33。實驗六顯示受試者能攫取抽象圖形串的組合規律( .77)。實驗七將材料置換為韓文字母,發現受試者能找出韓文字母詞的統計規律( .65)。實驗八的材料為具有較複雜統計資訊的中文字串,結果顯示在有充足處理時間的狀況下,受試者能掌握文字單位間的複雜統計資訊並以此斷詞( .67)。本研究的實驗結果指出,學習者能透過統計學習機制掌握連續中文字間的統計資訊,找到語詞界線,並據以斷詞。本研究亦討論了可能影響統計學習成效的因素,並提出由語詞統計學習觀點出發的華語教學方案。
  • Item
    法文版零起點華語發音 紙本教材之設計原則初探
    (2012) 林宥榛; Yu-Jen Lin
    1995年法國只有五所大學設有中文系(徐時儀,1995),2004年十二所(白樂桑、張放,2005a),2011年開設華語專業的大學則增加到二十五所(Bellassen, 2011) ,顯示華語教育在法國的大幅成長以及需求。發音學習是語言學習的第一步,經分析後發現現行法文版教材對發音解釋的方式主要以借用華語以外語言語音模擬和文字描述發音方式為主。而借用其他語言語音模擬可能因學習者對該語言熟悉程度的不同、跨語言語音本質的差異以及各地口音及腔調的分別而產生誤導;文字敘述的方式亦將因文字解釋的模糊與專業語言學用語不易理解而造成學習障礙。 Anderson (1980) 提到技能經過大規模的練習方能自如使用,然而現行教材中練習題的比重有些仍不足,練習的方式也不夠多元化。由以上論述可見發音紙本教材的設計仍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 本文發音部分的研究範圍涵蓋聲母、韻母和聲調以及漢語拼音拼寫規則。本研究歸納出針對法語母語者零起點發音紙本教材的設計重點主要為可理解性輸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與可理解性輸出 (comprehensible output) 兩大方面。首先,為使教材易於理解,本教材採法文為教材解說用語,並利用口腔剖面圖和插圖或圖表等圖象搭配文字描述講解發音方式。可理解性輸出(comprehensible output) 的設計則是透過文獻回顧以及需求分析了解學習者的學習難點以及習得順序,教材中安排符合循序漸進語言學習規律的教學順序及習題,每個單元皆有階段性統整、總練習的設置。 本研究之教材設計經零起點學習者發音實測和學習成效問卷調查評估後的結果顯示,能有效減低受測者的發音偏誤。
  • Item
    從華語性別詞語看文化現象與教學應用
    (2013) 莊潔; Chieh Chuang
    語言是表現文化的重要媒介,性別是社會構成的重要元素,一個社會的性別如何被看待和建構反映了該族群的文化觀點。傳統中國社會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對性別有不同的期待,反映在詞語如「男主外,女主內」、「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夫唱婦隨」等。隨著時代變化,現代社會中性別詞語的語義和語境是否反映與傳統相似的觀點與文化現象,抑或有所區別,是本文想要了解的重點。 本文將透過性別詞語的收集和語義分析,再觀察性別詞語在不同語料庫中出現的語境差異,以討論現代和傳統性別文化的異同。本文先從各式文本中收集性別詞語,分類為「性別形象」、「婚姻期待」和「家庭責任」三類,再將各詞語置於三個語料庫中搜尋出現次數,並擷取前後文討論其語境變化。三個語料庫分別為以古文為主的「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以現代文本為主的「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和設定搜尋一年期的「聯合知識庫-全文報紙資料庫」。   結果發現,性別詞語表現出與傳統的不同,部分詞語的構詞產生性別角色的轉換,如「『婦』唱『夫』隨」、「『女』主外,「『男』主內」等,反映現代社會性別分工的新可能。部分詞語的語境也發生顯著變化,「男尊女卑」、「男女有別」已很少用於闡述原意。但部分性別詞語也延續傳統的觀點,如「家庭主婦」和「賢妻良母」等詞的大量使用,「剩女」一詞的表現等都反映性別角色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定位,此外「娘娘腔」、「男人婆」的語境也反映現代社會仍有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   最後,本文檢視華語教材中有關性別的章節,建議教師可從「語義教學」、「構詞教學」和「文化教學」等不同角度出發,幫助學生由性別詞語理解現代社會的性別文化現象,對比傳統與現代的差異。
  • Item
    以義大利高中生為對象之初級華語教材編寫研究
    (2011) 徐莉潔; Gabriella Sanfilippo
    大中華地區的影響力日漸上升的情況之下,全球非華人背景的華語學習者的群體快速增加。歐洲各國大學的漢學系如雨後春筍般擴散之外,最近幾年,歐洲國家開始發展大學程度以下的華語課程。 於是,歷史悠久的義大利漢學,正在面對將傳統的、以語法研究為主的教學法加以現代化的挑戰,還即將面臨青少年學習者的新需求。不幸的是,義大利教育制度,尤其是大學以下的,還缺乏可應用於現代外語教學的研究結果以及專業的華語教學師資,並且,更缺乏專業的華語教學設計者和教材編寫研究者。 2008年,義大利教育部在一所國立的讀住學校的國際理科高中,建立了實驗性的華語課程,教學對象為14/15歲的青少年,擔任教學工作為一位在台灣國立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受過華語教學專業訓練的義大利籍的教師跟一位中國籍的講師。因為尚未發展針對義大利青少年的華語教材,所以該課程只好採用唯一所在針對義大利學習者的華語教材。但是,因為該教材適用對象為大學程度的學習者,所以不能完全滿足高中華語學習者的需求。 基於教學與教材編寫的相關理論以及針對青少年的華語教材的分析,本研究找出既有教材的不足之處以及改進的方法,希望可以提供增強教材針對性的建議,並透過編寫更符合學習者的需求的華語教材,提升教學的效果,而培養具有良好的溝通交際能力的華語人才。
  • Item
    針對西班牙文母語者的初級華語教材編寫設計
    (2009) 努麗雅; Nuria Toldra Perramon
    隨著中國市場的開放及其快速發展,西班牙對華語文教學的需求日益迫切,華語文學習成為當前的風潮。目前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區學校大多以英文版的華語教材為主。使用英文版的教材常造成一些問題:第一,媒介語的問題,對母語非英文的西國學生而言,使用英文版的華語教材顯得相當不便。第二,英西文兩種語言之間有明顯的差異性,英文版的華語教材內容針對英文母語者學中文時所碰到的困難,未必跟西文母語者遇到的難點相同。第三,英文版華語教材的內容不完全符合西班牙文母語者的學習興趣與目的,以及學習者的社會文化背景。2004年以來市面上出現兩本針對西語母語者編寫的華語文初級教材,為兩所學校使用。然而以華語文與時俱增的需求來說,仍嫌不足。   本研究旨在針對西文母語者對華語學習的需求與特點,歸納出西文版的初級華語文教材編寫原則與內容,並結合相關理論與實踐的結果; 配合教學類型、課程類型、教學目的等,設計實際可用且有效的西文版初級華語教材。筆者認為在教學上使用專門針對西文母語者的初級華語教材不僅能符合學習者及教師的需求、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且能提升教學的效果。   在經過研究及教材編寫設計之後,研究者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MTC)以及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中心(CLC)初級華語西文母語者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區分「實驗組」及「控制組」進行實際教學研究,以檢視西文版的初級華語教材設計是否能滿足學習者的需求並提升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