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
  • Item
    花影.意境-潘文瑛繪畫創作研究
    (2023) 潘文瑛; Pan, Wen-Ying
    花,是大自然給予人類最美好的饋贈,美麗、芬芳,一直撫慰著人們的心靈。花生長在陽光下,而光在視覺世界中是一切的根源。有光就有影,無所不在的影子隨著光的流轉而變化無窮,如影隨形,像真實又虛幻,帶給我們無比的想像空間。「花影‧意境」主要探討大自然花卉的生命力,及生活歷程中美感經驗帶給筆者的感動。從欣賞花卉、光影之美,進而以花影為創作主題。花為實,影為虛,在虛實的空間中,成就了花影意境之美。從寫實到寫意,達成創作實踐。透過構思、技法,呈現在繪畫作品上,傳達筆者的人生體悟及內心情感。這是筆者在繪畫創作的道路上不斷追求「美」的目標,期盼與觀賞者產生共鳴。本論文共分為:「緒論」、「學理基礎與文獻探討」、「創作實踐」、「作品解析」、「結論」等五大章節。從喜愛大自然起始,筆者觀察自然,師法自然,寫生、攝影、閱讀及整理相關文獻資料,進而瞭解花、影在繪畫中的意涵及演進。從藝術史中尋找以花影為創作主題的藝術家,瞭解其創作精神和作品特色,透過學習,獲得啓發。作品分為玫瑰意境、花影漫漫二大系列,來詮釋個人的創作理念。最終回顧創作歷程,檢視研究的執行成果。展望未來,筆者自我期許能延續對藝術的熱情,精益求精,豐富個人創作生命。
  • Item
    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之「寫實」繪畫研究
    (2004) 陳芳后
    本文將初步探討美國寫實畫家愛德華.霍普之寫實繪畫與美國寫實主義的關聯,從美國寫實繪畫的發展源起與當代寫實主義在各方面影響的蓬勃景況切入,分析霍普之寫實繪畫與美國寫實主義在意義上界定的分際,並從藝術評論的分析以及霍普個人的回應與論述等,了解霍普對繪畫的觀念,藉以澄清並界定他在美國寫實主義繪畫潮流中的角色與定位,還諸合宜的歷史評價;此外並就霍普豐富多元的繪畫特質與主題,基礎的平面構成,心理層面的溯源,兩性關係的呈現以及文學或戲劇取材的文本來源等,評估霍普使用這些元素所構築出的繪畫世界如何反映其個人內心與時代互動、思辨的軌跡;再者,由於近年來對霍普寫實繪畫中有關心理、精神分析以及與文學、電影理論相關的創新研究相繼出現,加上學者們對霍普繪畫作品與傳記的寫作之重要文獻紛紛相繼問世,使得對霍普的研究與批評開始走向一個嶄新的模式,逐漸擺脫傳統風格傳承的狹窄定義,為霍普寫實繪畫的研究領域開闢之更新、更多元的途徑,成為相當有趣且引人注目的方向。本文最後將綜合霍普在藝術觀念、表現手法上對寫實繪畫的啟迪與發展,探討霍普所表現出二十世紀初美國文化表象之下的潛在精神風貌,以突顯霍普寫實繪畫真正的價值。
  • Item
    具象與抽象的交織 洪紹哲「寫實的邊界」繪畫創作研究
    (2015) 洪紹哲
    寫實繪畫在藝術史的脈絡中發展至今,各式樣貌的表現形式似乎已到達了臨界點。在1839年左右攝影的發明改變了觀看自然的方式,後續宣稱繪畫已死的反動,接著數位科技介入藝術創作,又是繪畫脈絡另一個階段的分嶺,更加速了創作者將意象或幻覺視覺化的思考過程。在這龐大的圖像建構系統當中,繪畫也經過不斷的質疑、重整,提出不同的藝術思維,在其不同的論述支撐架構下,開拓了各種的可能,漸漸的繪畫的表現形式也更自由了。 此創作研究命題為《寫實的邊界》,旨在探討現今多元繪畫的時代裡被歸類為傳統形式表現—寫實繪畫的可能性發展。以寫實與抽象間的連結與距離為創作核心。闡述形像在寫實繪畫範疇中對真實的不確定感,對於形象產生辨識的模糊性與形像曖昧、朦朧美的視覺體驗,探究觀看時的具像成形概念與腦內形象抽象化的運作機制。最後如何在這真實形像與視覺感知模擬的表現領域裡透過觀念與媒材反應於創作。 在創作實踐的表現題材上,以人物為系列發展開始,畫面構成也逐步嘗試融入不同的元素,透過材質的並置,內容的拼貼,媒材的混搭,冀在寫實繪畫的範疇中建構出不同的視覺模組。
  • Item
    微觀紀事—超寫實主義繪畫創作研究
    (2009) 林正哲; LIN, CHENG-CHE
    『藝術不應追隨在早已發現的真理後面一味進行重複闡述,而應該置身於發現生活中一切奧秘的前沿,不管這種奧秘算不算真理。』 創作即為藝術的實踐,在此次研究的主題是藉由超寫實主義、新寫實主義所運用的方法,以內化的方式形成以『環境』為主的中心思想,在利用主題以隱喻、諷刺性的傳達,畫面安排也以中立客觀的方式處理,所描繪的主題也避免與其他藝術家產生重複,如同余秋雨先生所說,藝術是要前往一個未知的奧秘。 在創作中筆者所採用的主題大致可分為『人造物』與『自然物』。『人造物』的產生,在人類的觀點,早期是因為必要才被生產出來,直到工業革命後,『人造物』已超越早期的『必要性』,供過於求與供需不均,使人造物已不再只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或娛樂品,背後的涵意已嚴重危及環境。『自然物』的產生需要環境的配合,筆者將人類的行為與觀念投射到『自然物』中,以隱喻的方式表現出人類為了滿足自我需求,而所做出的行為反思。作品中以主、客觀的方式交互出現,將新寫實主義的精神放置於畫面中,但又以保持中立的方式完成作品,這樣才能使畫面以平靜且和緩的方式傳達筆者的理念,也使觀者不帶情緒性的接受並反思。
  • Item
    鹽鄉風情-鹽分地帶繪畫創作研究
    (2012) 吳景源
    若說藝術是「名詞」,那麼繪畫就是「動詞」,而意境則屬「形容詞」;藝術繪畫是彰顯自我的情感,將主觀的感覺和外在客觀情境,用創作方式表現出來,以筆繪情、用畫表意。 因此,筆者將以繪畫創作為主體,藉由客觀的寫景與心靈的意境相交融,試著探尋藝術理想的本質,使外在的「現象」符合「心靈」,作為藝術創作的起點,並落實在藝術作品的建構上。 在個人繪畫創作的歷程中,嘗試過不同的創作形式,其中油畫創作,一直是筆者心靈中深層的需求與熱愛。因此,本論文擬就「鹽分地帶繪畫創作研究」這一主題,以寫實繪畫創作方式為切入點,對「鹽分地帶」這塊土地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特色,做多面向的探尋。進而以結合土地與人民對於生活中的感受,創作出繪畫與心靈間的交流。用真誠與純樸的寫實意境,傳達出人們對於日常生活的情感感受與精神內涵,以及領悟出生命的存在意義。 此次論文研究架構將分為五個章節解說。第一章:緒論,說明此主題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第二章:創作題旨研究,針對題旨的地理環境、人文精神、歷史文獻,作一整理分析。第三章:闡述創作理念與學理基礎,藉由土地與人民之間的聯繫,進一步探究大自然與人們現實界的現象,以及精神層面的意涵。表達對於大自然與人們,共生共存的情感理念。第四章:闡述個人創作風格、創作形式、表現技法、使用媒材及創作過程。第五章:創作作品解析,針對筆者的作品,作個別分析探討,延伸對主題的論述。第六章:結論,經由論文的撰寫及創作過程,再次整理自我的認知及方向,做為未來創作發展的省思。
  • Item
    浮光掠影–––光影下的女性圖像之創作研究
    (2009) 范秋霞; FAN CHIU HSIA
    研究西洋美術史中「光」在繪畫中呈現的軌跡和象徵意涵,以及有關光影表現的畫家及其作品分析,演繹出屬於個人對「光」的詮釋方式。進而探討女性圖像在西洋繪畫史上的美學理論、脈絡發展作為主要的理論依據。並以光影交織女性圖像為手段,傳達筆者內心情感為目的,作為個人藝術創作的新嘗試。 長久以來對「光」及「女性」題材的關注,轉而成為繪畫創作的思想來源,本創作論文以鎖定「光影下的女性圖像」為所有創作的連結,透過眼睛的觀看與心靈的反思,以具象寫實的創作方式,透過個人思維、美感經驗的構成,擷取生活場域中片段時間的凝止以及生命流轉不同時期的情境,進行作品中女性人物與自然及環境的組構,作為形式表現的基礎。並認為所有創作必須穿越外在的表象形式,回歸到以「人」為主體的基本核心,即是回到自我,創作的本質才能找到最初的真實。藉以從中剖析個人的內心思維、人生價值及對生命的觀感,,進而探尋豐富生命的泉源。茲將各章節所涵蓋的內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闡述本人創作的緣由與關注方向及本論文的核心價值。 第二章 「理論基礎」探討美術史中不同時期的光在繪畫中扮演的角色。其次針對西方繪畫中對女性人物畫、祼體畫及身體意象的探討。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題材探討」是個人階段性繪畫的自我省察,選擇與生活經驗最為關切的方向為主要表現,企圖傳達個人心境及人生價值。 第四章 「創作內容、形式、媒材與技法」討論創作過程中運用的媒材、技法及形式表現外,更進一步探求作品所欲呈現的實質意涵。 第五章「作品解析」 以光影為畫面主要符號,透過寫實情境讓物象造型能準確傳達筆者的心象世界。 第六章 「結論」將個人此次研究的心得內容做一統整的歸納,並展望未來努力的方向。
  • Item
    光影寫實下的共生理想
    (2007) 洪兆宣
    論文摘要 近年風行「共生」、「樂活」的潮流,興起對團體、環境、生命皆須更為尊重體諒以達永續生存的運動,然人類與自然卻是以「偏害」的模式「共生」多年,造成許多不可逆的環境破壞。筆者生長於人口密度高的都會中,步調快、競爭大,感到大家已習慣合理化過度消耗、掠奪資源的事實,但可悲的是在擁有後,感覺滿足與幸福的人卻寥寥可數,亦如在科技發達後人類並沒有比較健康一樣。 筆者鑒於自然法規,認為「互利共生」才是物種共生理想的模式,於是在此次研究中,藉由城市角落植物圖像與人造無機物的併置,象徵被掠奪的自然資源及盲目生存的現代人類,以微觀描繪的手法紀錄在「偏害共生」關係下的不適,並以詩意寫實筆法紀錄光影交錯灑落的景緻來美化現實,表達物我「互利共生」的期盼。 本文共分述為六個章節,摘要如下: 第一章 緒論 筆者對世紀末「共生」觀念匱乏產生憂慮,以城市角落植物圖像為材,透過詩意的寫實風格,將其在人類掠奪其生存空間下掙扎求生的現實經由理想化反映在畫作之上,藉此引發觀者憐憫之意,且體會筆者「互利共生」的理想。並以光線、陰影、榮枯暗喻時間無形的存在,導出「一草一世界,一歲一枯榮」之自然定律所延伸的生命哲學。 此研究所描繪的內容有三,內容一是角落花葉生長的景緻,內容二是光線灑落枝葉所構成的疏影趣味,內容三是以象徵物隱喻現實生活中異質物件、生命、價值觀需共存的現實。 第二章 創作理念及理論基礎 為呈現物我「偏害」的關係以導出「共生」的理想,筆者依據布洛「心理的距離」推論,選擇令自身感動且一般觀賞者習於接觸的片段、角落、元素、思考、發想等,運用傳達理念最為清晰簡易的寫實形式描繪畫作。且為增加作品的敘事性,筆者以超現實手法,將幻想情境帶入寫實的空間,隱喻思考的脈絡。在技法上取法超現實主義的自動性技法,創作出符合後現代主義反現代精神的作品。此章除闡述布洛美學觀、超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後現代主義的背景與內容外,亦說明筆者於其取法之處。 第三章 創作元素與思想背景 此次研究中以當代現實生活物件、光影紀錄、角落花葉等為主要構成元素,並以古代文人借物喻義、造化心源的手法讓畫作不只具有裝飾美化的功能,更有「畫以載道」的期待,也讓作品與觀者的溝通共鳴更多元、深入,達到「筆墨當隨時代」的理想境界。 第四章 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 此次研究主要是以具像寫實的形式,分為三個系列表達理念,第一個系列是以超現實主義手法並置有機與無機物的「絲帶系列」,第二個系列是取景較寫實,重點在描繪光影趣味的「藤蔓系列」,第三個系列則是部份使用自動性技法描繪的「光影系列」,此章除詳述三個系列的內容外,亦於創作技法與媒材上作了剖析與紀錄。 第五章 作品解說 分為「絲帶系列」、「藤蔓系列」、「光影系列」介紹作品之創作理念、色彩、構圖與使用技法。 第六章 結論 分享此次研究之收穫與心得,將來欲結合異質素材,更貼切全面的說明物我「共生」的理想,並對此次研究省思與檢討。 關鍵字 共生 心理的距離 寫實
  • Item
    臺灣社會圖像與人文心象
    (2007) 紀美華; Mei-Hua Chi
    本創作論文『臺灣社會圖像與人文心象』,為探討臺灣社會人民的生活現狀及思想現况,因社會現狀是具體可見的,故稱為『社會圖像』,在創作上採取具象表現技法;人民思想則較不具體,但需用感覺的,故稱為『人文心象』,在創作上採取象徵表現技法。 人類生活累積形成文化,文化經由語言或文字,一代代的繁衍下來,由於人類的遷移,不同種族間的不同文化相互衝擊、相互融合,產生新的文化。臺灣是南島文化的發源地,曾受荷蘭、明鄭、滿清、日本、國民黨政府的統治。文化上融合了明鄭、滿清文化,故臺灣文化雖源自漢文化,但歷經數百年不同種族的文化衝擊,已融合成臺灣特有的多元文化。 臺灣在資本主義政策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社會上階級對立,人民對未來缺乏信心。筆者以人道觀點來呈現臺灣的過去印記。用寫實技法描述現在,用樂觀態度以象徵技法呈現臺灣多元社會,這個社會是快樂温馨且充滿希望。 第一章:論述臺灣社會狀況形成的原因,與藝術工作者的社會責任。第二章:對社會的關懷以臺灣社會圖像與人文心象為主題的心路歷程。第三章:『臺灣社會圖像』系列與『人文心象』系列所採用的創作形式,創作技法與媒材介紹。第四章:作品創作的心路歷程,表現形式,及其主要內涵和創作理念。第五章:回顧三十餘年的創作心路歷程,確立以社會關懷為創作主題。同時以詼諧的態度,廣濶的胸襟,多元媒材和技法來呈現臺灣社會及對國家的關懷。
  • Item
    李梅樹素描作品之研究
    (2006) 余正志
    李梅樹素描作品之研究 余正志 臺灣師範大學進修部在職進修專班美術理論組 摘要 臺灣第一代西畫家們,多數是藉由到日本留學,吸收經由日本西畫家消化過的西方美術,再將那經過篩選的一部分西方美術帶回臺灣。該階段所帶進臺灣的西洋美術觀念,以泛印象派的寫實風格與外光派寫生技法為主,並且以素描作為創作前重要的基礎訓練,因此早期前輩畫家們,對於素描能力都十分重視,也都在素描方面下過很深的功夫練習,其中李梅樹正是一位典型的代表。 除了寫實的描寫訓練之外,在李梅樹學習畫藝略有所成之際,所開辦的臺展、府展等官辦美展活動,自始至終,每一回李梅樹均積極提出作品參展。返鄉後熱心參與地方事務,乃至承擔三峽祖師廟重建的主持工作,這些對李梅樹的素描,或者在題材方面,或者在媒材方面,都有重要的影響。 李梅樹所處之環境與時代,讓他同時身受中西繪畫傳統之影響,除了傳統的西畫素描之外,也作了數量可觀之水墨方式的素描,可見,素描與李梅樹的藝術創作,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本論文針對李梅樹之藝術成就,尤其是素描的部份,加以比較分析,企圖深入了解其素描之風格、影響以及藝術價值。
  • Item
    忘却的記憶—劉柏辰繪畫創作研究
    (2018) 劉柏辰; Liu, Bo-Chen
    記憶,像是陳述著一段故事,有如時空片段的重建與再現,而不是對於某個事件精確紀錄的讀取過程,是一種獲廣泛共鳴的集體經驗,透過現實世界外在條件的感官刺激下,轉換為內在意識的過程,進而產生一種觸發記憶圖像的導引媒介,呈現一種將過往所發生的事件重新在限於現實,卻又以熟悉與陌生之間的片斷性記憶再度浮現。 此系列筆者選擇以多元形式繪畫手法,呈現記憶中真實的抽象殘片完成系列創作,透過攝影圖像的擷取並運用主觀情感中的記憶狀態重組結合,模擬記憶過程中的紀錄與想像中的主觀真實,然而實際的記憶狀態中也帶有一種無法預期的偶然相遇,隨著時間催化下逐漸的模糊、淡去,覆蓋了曾經的事實真相,在靜默無聲的過程中悄悄剝奪了曾經的存有。因此,希冀透過創作的方式去保存一段將消逝的種種「真實」,紀錄著一段屬於個人對於記憶的理解與想法。這段實踐不僅是梳理其個人創作脈絡與自身時代意義的釐清過程,同時也探究繪畫與影像之間的表達語彙中,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觀看方法反應於創作。 創作表現的題材,以記憶中的真實形象過程作為發展開端,畫面的圖像構成也藉由老照片、虛擬影像元素與複合性材質等並至結合,並嘗試建構出多元形式的視覺呈現,紀錄一段暫存逝去的個人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