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3
  • Item
    「船說」流浪者之歌–水彩創作研究
    (2023) 王永龍; Wang, Yung-Lung
    海洋佔據地球百分之七十的面積,船舶是最常與其接觸的人造物之一,更有著無數與船舶相關的傳說與故事。船在歷史上也具有重大的意義,使人類得以跨越這不可逾越的海洋屏障,探勘海洋另一端的未知,而其有目標的航行與無目的的漂泊特性更與筆者的人生體悟不謀而合。原非美術本科系的筆者,感悟人生就像一場永不回頭的流浪,而每個人都是當中的流浪者,流浪中經歷的各種波折,如同人生當中陰晴悲喜的各階段。也在這般流浪歷程中,逐漸追尋自我與成長。筆者所欲呈現的另一重點則是這些歷程中所留下的痕跡,筆者認為殘缺相較於完美更具有意義,殘缺使人得以繼續追尋,因殘缺而具有不完美的美感,也象徵著每個人的體悟與智慧。創作的形式筆者使用寫實具像的形式進行創作,結合流浪意識使用象徵、聯想、移情等表現手法來進行意念上的傳遞。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因為其存乎於自身的世界,畫面所呈現表達自身覺得理所當然,但他人未必能由此得到創作者所想傳遞的訊息。藝術作品往往存在著其不可言說性,藝術家需運用個人繪畫技能與審美,跨越理性思維的局限性進入到主觀感性的內心世界,將自身的核心精神傳遞於其中,感動自身才有可能觸動觀者的心。本論文架構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主要簡述筆者的創作動機、目的與研究方法。第二章為對於船舶在文學、歷史、神話傳說與藝術當中的意象進行探討,並對流浪意識與殘缺之美進行闡述,再對於寫實形式的源流與表現手法的探究,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礎。第三章闡述本創作研究的理念與內容、所使用的技法及其創作的過程進行實踐與說明。第四章為筆者此次研究中所創作的作品進行詮釋。最後第五章作為本研究論文的結論,總結全文。
  • Item
    變異社會.寄生與共生- 曾新瑩水墨創作論述
    (2023) 曾新瑩; Tseng, Hsin-Yin
    本論文以「變異的社會—寄生與共生」為主要研究與創作探討。筆者觀察變異的社會是指自古以來,原始部落民族從最簡易的單純生活,展演到複雜的社會結構,產生的原始藝術是源自人類的食衣住行上的生活需求所產生的藝術,此種藝術是原始人類生產活動或生活內容的一個重要部分,但卻創造了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作品。原始部落何以會製造出如此風貌的藝術作品,其動機出發點為何!這些藝術是筆者繪畫創作靈感來源,想更了解人類的起心動念思考目的何在,在這變異社會的行為裡會呈現何種樣貌,借此將觀察到的感想以繪畫表達出來!本研究分為五大部分:第一章緒論,內容為研究動機、研究內容與研究目的等。第二章為筆者觀察對變異社會的人性反思與大自然的一切生命的寄生、共生現象。第三章透過東西方藝術家作品的象徵性,解讀自我的創作理念與具體的創作技法分析及創作形式表現方法。第四章詮釋筆者作品創作分三系列,分別為(變異社會系列)、(寄生與共生系列)、(大地系列)等,並實踐創作理念並解析作品內涵意義。第五章結論,在繪畫中了解社會的生態環境,強調不論人類社會行為或其他生物的寄生與共生兩者之間與大自然環境的密切互動因果關係。透過筆觸繪畫實踐筆者對自我生命與大自然有更深一層瞭解之間的密切關係。
  • Item
    親情語彙—陳惠秋人物繪畫創作研究
    (2022) 陳惠秋; Chen, Hui Chiu
    本論文是以學齡前兒童與家人間的情感為主題,探討人物繪畫中情感的表現。在藝術中,情感是構成創作的要素,然如何掌握抽象的語彙,將情感與意念轉換成可視的直覺形式,進而掌握繪畫的感染力?透過文獻與學理的研究,了解人物繪畫中情感表現的特質,在創作實踐中建立個人情感形式的繪畫語言,此為本論文主要研究的目標。在第一章緒論中,敍述個人創作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包括研究的範圍、方法、流程和名詞釋義。第二章說明我的學理基礎與文獻探索:從美學與藝術的創作本質去思考繪畫語言的形式;再從社會學和兒童心理學了解學齡前兒童的親情情感特徵;分別從親情文學和中西藝術親情圖像作品,觀察藝術家對親情的詮釋和表現;最後從印象派對色彩的表現和色彩的情緒性、色彩的象徵性暗示等文獻尋找個人的情感連結。第三章闡述個人在本次研究中的創作思惟與理念:包括創作的形式、採用的媒材、技法與作品創作過程。第四章作品解析:針對本次創作系列的作品,個別作說明。第五章結論:通過本論文的撰寫與創作實踐,藉學理的探索和梳理,重新審視個人對人物畫的創作思维,對於情感的表現與形式的轉換思考都有所啟發。在作品草圖階段,以「統合感」、「藝術生命形式」、「審美移情」來回檢討靈光乍現下所構思的畫面,能為自己的創作計劃找到方向,自我期許在未來持續的創作中,能發展出更多繪畫的可能。
  • Item
    圖騰演繹下的時代意義與反思—阮怡臻水墨創作論述
    (2021) 阮怡臻; Juan, Yi-Chen
    每個人在生活上的一舉一動,都於是他在對世人展現宣示自己的生存模式、能力和獨特風格的表演,也就是說,人的行為,始終來自於自身對自己或世界的觀念。筆者將以兩種系列呈現自我療癒的過程,第一種以微觀方式剖析自我,以符號元素作為象徵與隱喻內心隱藏的形式,元素與元素、媒材與媒材之碰撞的視覺效果,隱藏筆者內心深處的所聞所見之寓意,用以與觀者的思考做聯想,第二種是以自身與外界連結後的審思,並藉由較深的墨色區塊作為區別,在被審思的過程中,思考如何調整自我、使自己在自我世界找到抒發的出口。筆者希望透過心理學與哲學的角度去思考自己與社會的認知與外在投射我們心裡的主觀映像,也希望這系列的畫作能讓筆者認知主觀和現實世界的差異,進而修正對事物的主觀看法。本文分為五大部分:第一章緒論,內容為創作與研究動機、創作與研究方法及創作論述方法。第二章以圖騰藝術的哲思相關文獻與學理作為創作基底的探析,並以多位藝術家繪畫的出發點等相關作品為例爬梳。第三章為創作的兩個系列的創作思維與形式表現。第四章個別創作解析,包含個別作品的介紹與展覽的呈現。第五章結論,消化資訊的吸收與透過了解自身內在精神並進行反思去提升自我理解,望能以這些成長為基石,在未來能創作更成熟、完整的畫作。
  • Item
    果物·異源空間—李苡閔水墨創作論述
    (2021) 李苡閔; Lee, Yi-Min
    新的科技及技術有眾多可能性,從近年生命科學的研究日新月異,觀察生命的現象不再侷限於生物個體,人類不斷探析基因的存在以及它的功能性,在現代人的生活上醫療、食品、保健、生育都有新的選擇,基因科技的植入、改造發展至今,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人類未來可以被複製出來,甚至製造出人造環境的空間,這些科技產物引起全球性的熱門討論話題。本研究藉由自然界中的果物西瓜,試圖組構成一個異源世界,在情境中加入筆者幻想的特殊生物們可以說是人類科技改造下的產物,探討新生物生存的狀態、自我生命與環境的共生關係,透過系列作品中生物變化、改造的獨特符號,以象徵、擬態的手法,去詮釋環境異態的奇幻世界。本研究共分為五章節進行,第一章是說明以果物西瓜作為創作主題的研究動機、目的、研究範圍限制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學理的依據,以基因的存在、科技生命的生存變化、藝術家對生物擬態在藝術中的詮釋進行探討;第三章則以筆者創作思想的內容與實踐,並舉例影響筆者的畫家、東西的方奇幻題材;第四章是以筆者創作的內容與分析,將作品分為《異地》、《蛻變》系列兩個部份透過此二系列,來呈現果物與生物們的自由意識,探討形式、媒材技法,第五章則紀錄著筆者在此研究創作中的若干心得、對未來在水墨創作上的自我期許。
  • Item
    水景繪畫的美學心靈-林芳蘭創作論述
    (2022) 林芳蘭; Lin, Fang-Lan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鉅大。雖然物質取得容易與資訊傳播快速而使人生活變得方便,卻也使人每天忙忙碌碌而忽略了滿足精神世界及傾聽內心真正的聲音。筆者原本從事外界社會所認定的好工作,卻每天身心疲憊且焦慮煩躁,直到學畫之後,漸漸懂得靜下心來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思考生命的意義。也在為了躲避都市水泥叢林的壓力而接觸大自然、接觸河流與大海之後,深刻體會到大自然所帶給筆者的神奇撫慰與安定力量。尤其是當身體接觸到沁涼的河水與海浪、耳朵聽著潺潺流水聲與一波一波的浪潮聲,看著清澈柔美的河水與寬廣無邊的大海,水景所帶給筆者身心靈的療癒力量更是遠遠大於大自然的其它部分。因為受到水景的療癒,也因此讓筆者有了研究與創作水景療癒繪畫的想法。在本論文第一章中,筆者基於自身學習藝術創作的經驗,來分享繪畫創作帶給筆者的影響、轉變與成長。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筆者得到以描繪水景為主要創作對象的想法,並在實際創作後得到壓力的釋放與心靈的安定。藉由繪畫,筆者獲得了心靈的療癒,因此決定深入研究療癒以及水對人類的意義,並且探討和療癒及水相關的藝術繪畫創作,並進而創作完成一系列作品,期待觀賞筆者作品的人也能從中得到療癒與慰藉。在第二章文獻探討部分,筆者首先探討文學與哲學層面水的象徵意義,也同時研究了水景錄像。然後研究分析水景及療癒繪畫藝術家的作品特色,並進一步探究色彩與藝術家心境及風格的關聯。第三章是針對筆者的繪畫創作來進行觀點分析、創作歷程與創作形式分析、以及創作媒材與技法的分析。第四章則是對於筆者的三個系列創作進行介紹與解析。這整個過程讓筆者了解「自己的心」是最重要的。唯有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做事,人才不會覺得容易疲累。也唯有畫出象徵自己內心感受的色彩,才能真正表達藝術家的情感。唯有創作出「像自己的畫」這樣的創作,才能真正表達藝術家的心靈,而將藝術家內在的能量釋放出來,進而療癒藝術家與療癒觀賞者,達到藝術的最高境界。
  • Item
    消逝的存在-以廢墟為場景的感通創作研究
    (2013) 劉佳琪; Liu, Chia-Chi
    廢墟無所不在,或許沒人注意到,在你四周,甚至內心隱蔽處,便有一片廢墟,它因種種理由而彷彿隱形。廢墟不單是一堆瓦礫,而是感受,是意境,詩人和畫家超出功利和道德的框架,看見其中源源不絕的生命力。廢墟之美,在「人」觀看的角度。歐洲十八世紀,美學家從經驗美學的角度發展出一種「如畫美學」來品評廢墟,影響所及,甚至曾經在英國興起過「造廢墟運動」。 筆者喜歡駐足在廢墟中思索廢墟,雖然已經荒煙蔓草人去樓空,但時間的痕跡,仍不斷的從各個角落滲透出來,像是處在無聲的環境中,一種無法抑制的呼喚從記憶深處湧現,與筆者的生命相呼應。正是如此使筆者開始了這一系列關於廢墟的創作及探究。 本論文研究的領域是探討廢墟創作的精神內涵,共分六個章節如下: 第一章 緒論:包含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 創作的理論基礎:就本論文創作所用到的學理部分,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前三小節依序就「藝術中的感通」、「廢墟之美」、「藝術中的象徵」分別論述,第四節則針對以廢墟為題材進行創作的藝術家的作品進行介紹。 第三章 創作理念分析介紹:從初見廢墟的感動,到加入感通與象徵手法的創作運用作逐一分析。 第四章 創作內容與形式:就作品形式與技法做詳細介紹。 第五章 作品解說:從創作思考、作品內容對每件作品逐一分析,表達個人對廢墟建物的關懷和生命的探討,同時也剖析個人在創作中所表達的作品含義。 第六章 結論:總結創作研究之感想與省思。
  • Item
    生命遷流的止息:闡述生命本質之象徵性風景畫創作研究
    (2017) 陳韋辰; Chen, Wei-Chen
    象徵(symbol)是指用具體的事物寓意某種特殊的意義。藝術家通過描寫與主題有關的事物並予以間接的暗示,以傳達更為豐富的內涵。本論文重心將放在象徵性之風景畫,以及個人灌注於風景畫中的生命本質之探討,並加以解析個人之創作實踐心得。論文架構首先是關於風景畫的文獻探討,再者是象徵主義繪畫的分析,以及與有關在風格上相近的超現實主義和魔幻寫實主義之比較;另外關於探究生命本質的理論,從個人較熟悉的宗教及哲學的觀點出發,透過象徵性的手法傳達對生命本質的省思,最後整理個人創作脈絡,揭示本論文的研究內容與範圍。 筆者一直以來希望透過具象寫實繪畫傳達生命本質、思索自然萬物之真相,透過象徵性的觀點和創作手法得以有效的表現,現階段創作題材上以風景畫為主,藉由風景創作可適切地融攝中西方探討生命本質之理論,東方佛學思想中「緣起」,為一切事物皆依因緣條件而生起或出現之論述;以及萬物之構成元素「五蘊」是研究重心之一;西方詩人波特萊爾的「萬物照應」論,其充滿隱喻暗示的創作思維,即來自於觀察自然,體會萬物之相互依存、彼此照應的關係。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乃藉由象徵性風景畫之創作與研究,檢視自身之思想脈絡與創作軌跡、探究個人作品與象徵性繪畫的相關性,以及將哲學及宗教對於生命本質的理解及看法深植創作內涵中,期望能較完備地建立自我創作風格與理論體系。
  • Item
    慾望的擬態:消費社會的情慾圖像生產─劉宇桓膠彩創作論述
    (2015) 劉宇桓; Liu , Yu-Huan
    本研究觀察現實消費社會影響個體對肉體和身體慾望思想層面的連結來探討身在兩種價值體系之下的文化,首先是傳統社會、規範、禁忌與文化下的慾望壓抑及社會價值觀下的的限制,其二是面對二十世紀後有關性方面的多元文化與思潮的衝擊,對情感和慾望的自由嚮往與解放,面對消費主義的人與社會關係的供需循環與御宅文化中的情色意象的蓬勃發展,並透過精神分析學派來分析自我的內在世界與創作理念與模式的關聯,藉著於社會消費對於「性慾」、「愛慾」和「情色」所建構的圖像與符號,構成筆者所幻想的世界;人是動物,也同為大自然中的一環,因此除了生理上的需求,身外之物的物件、象徵圖像與訊息、觀看身體慾望與權力關係的聯結,在東西方的社會文化混合交錯、碰撞的情境以及娛樂媒體建構慾望圖像的消費模式影,響每個人的價值思維及行為模式。 在看似自由創作時空底下與社會價值對情色、性和藝術的結合產生了一個迷惘和模糊的疆界,本創作研究以美好與正面的態度呈現、面對最原始的的「性」及「慾望」,也嘗試以隱喻的方式試圖喚起處在共同時代,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汲取不同文化複合式思維的觀者的共同經驗,本創作研究以梳理筆者個人的經驗為主,也嘗試分析社會文化脈動影響下的普遍共同經驗,包括了外在的文化交互流動與內在對於性的潛意識幻想,而在圖像及訊息的流動而產生的縫隙中,不同個體有著不同的想像空間與演繹情感表達與解讀,但在不同的想像空間中,又隱約存在微妙的共通性,在肉體與情慾、文化集體潛意識與個人情感想像的夾縫之處,是令筆者著迷與嘗試深入探討,也是本創作研究著重的部分。
  • Item
    時光。文字。心對話
    (2017) 陳思穎; Chen, Sy-Inn
    文字會消逝嗎?書法藝術會消逝嗎?這些疑問形成不安的情緒,逐漸在筆者心裡滋長發酵,而原來生命中所堅信,不會改變的信念慢慢的崩解,反被巨大的疑問與恐慌壟罩包圍著。 在書法藝術式微的今天,筆者漸漸覺得書法藝術可能是會隨時光流轉而消逝的藝術,以如今工業現代化的社會來看,純粹手寫文字的時候越來越少,更何況是被歸類為傳統的書法藝術,真正接觸與了解的人更是少數群體。筆者透過這段解析自我情緒跌宕的歷程,進而轉變成創作過程,最後將情感感悟付諸作品,其表現形式跳脫傳統對書法藝術的觀念呈現出來,進入突破自我並創造不同於之前的自我創作。期望書法藝術不再只是少數群體自我欣賞的藝術,也能將書法藝術,或是加入轉變元素的書法書寫藝術感知傳達給觀賞者,能引起更多的,在書法藝術圈外的群體共鳴。 本文將從瑞士語言學家費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和法國符號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的符號學理論視角來探討筆者的作品表現。將文字符號化,文字或整篇文章的意義不再是其原本的意思,而代表筆者賦予的意義,成為筆者想傳達的意涵。將心理的不安、徬徨、糾結情緒融進作品裡,傳達筆者的感悟,作品欲以多元化表現形式與這個時代接軌,筆者查覺到自己是現代社會上的一份子,創作者的作品就是是一個與大眾交流的最佳媒介,而不是故步自封在自己的世界裡。 最後的自我解析回歸到,無論創作的形式,思想,理念的改變,都只是表象的改變,不變的仍是自我的初心,所有的不在傳統書法藝術上的作品,其背後都是因為有了入古才能出新的底蘊,才會出現新的、可行的,創新的,能進入現代並與他人交流的書寫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