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2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中生社會目標與社交行為之關聯探討—以受歡迎度為調節變項(2021) 吳安琪; Wu, An-Qi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社會目標與社交行為之關聯,並檢視受歡迎度在社會目標與社交行為之間的調節效果。研究參與者為565位來自臺灣北部、四所國中共15個班級的七至九年級學生(男生291人,女生274人,平均年齡為14.25歲)。本研究以自陳式量表測量社會目標,使用同儕提名問卷測量社交計量受歡迎度、同儕知覺受歡迎度、以及外顯攻擊、關係攻擊和利社會行為。研究結果如下:(一)國中生的親密感目標與利社會行為顯著正相關,支配性目標與攻擊行為顯著正相關、與利社會行為顯著負相關;受歡迎目標與攻擊行為和利社會行為均無顯著關聯;受歡迎目標和親密感目標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均顯著正相關。社交計量受歡迎度與外顯攻擊和關係攻擊顯著負相關、與利社會行為顯著正相關;同儕知覺受歡迎度與利社會行為顯著正相關。(二)性別差異方面,男生在支配性目標上的得分顯著高於女生,女生在親密感目標上的得分顯著高於男生,男、女生在受歡迎目標的得分無顯著差異;另外,男生在外顯攻擊上的得分顯著高於女生,女生在利社會行為上的得分顯著高於男生,而在關係攻擊的得分上並無顯著性別差異。(三)控制性別後,國中生的受歡迎目標與社交計量受歡迎度之交互作用對關係攻擊有顯著影響:具有高受歡迎目標且不受同儕喜愛的青少年,有較多的關係攻擊行為;親密感目標與社交計量受歡迎度的交互作用對關係攻擊與利社會行為均有顯著影響:具有高親密感目標且不受同儕喜愛的青少年有較多關係攻擊行為,而具有高親密感目標且受到同儕喜愛的青少年,有較多利社會行為。受歡迎目標、支配性目標、親密感目標與社交計量受歡迎度的交互作用均對外顯攻擊無顯著影響力。(四)控制性別後,國中生的支配性目標和親密感目標均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存在交互作用,顯著影響青少年的利社會行為:具有低支配性目標且高人氣、或是具有高親密感目標且高人氣的青少年,有較多利社會行為。受歡迎目標、支配性目標、親密感目標與同儕知覺受歡迎度的交互作用均對外顯攻擊無顯著影響力。Item 藝術教育治療對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利社會、攻擊行為之影響(2022) 屠家媛; Tu, Jia-Yuan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探討藝術教育治療對國小學童情緒管理、利社會與攻擊行為之成效,也探討學生、家長與科任教師對藝術教育治療之評價。研究方法採準實驗研究之不等組前後測設計。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某國小四年級學生。實驗組為研究者所任教之班級,而另一班為對照組。實驗課程為期一個學期,每兩週一次,每次教學時間為八十分鐘,故每週課程為四十分鐘。主要以「情緒管理量表」、「學生利社會行為量表」與「攻擊性行為量表」為實驗工具,分別於課程實施前、後進行施測,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另外蒐集「教師省思札記」、「學生課程回饋表」、「家長課程回饋表」、「科任教師課程回饋表」作質性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接受藝術教育治療的實驗組學生其「暴力攻擊」有顯著降低。 二、接受藝術教育治療的實驗組學生其「情緒運用」、「情緒調整」、「他人情緒覺察」、「情緒表達」、「分享」、「關照」、「救助」、「合作」有所提升,但未達到顯著差異。 三、接受藝術教育治療的實驗組學生其「言語攻擊」、「替代攻擊」有所降低,但未達顯著差異。 四、情緒管理與利社會行為呈顯著正相關;情緒管理與攻擊行為呈顯著負相關;利社會行為與攻擊行為呈顯著負相關。 五、實驗組多數學童與家長對藝術教育治療有正面之評價。學生覺得自己較能與他人合作、藝術美感技巧有所提升;家長覺得學生之藝術美感技巧、耐性、專注度等有所提升;科任教師認為班級之氣氛變得較為良好,多數同學與特殊學生的衝突減少。部分特殊生之情緒管理能力提升,發脾氣頻率降低。Item 國中智障學生利社會行為之研究(2005) 廖紋舲; LIAO, WEN-LING我採用質性研究方式,以觀察與訪談探究國中資源班的智障學生小慈在校園內表現的利社會行為、發生情境、社會反應及其間的交互關係,獲得以下發現: 一、小慈的利社會行為達國中生水準,分為助人、關懷、分享與合作四大類。助人行為最常發生,包括:幫助、直接教導、間接提示、協助與志願服務;關懷行為次之,包括:誇獎、鼓勵、友善、關懷及同理心;其後為分享行為,包含給予、謙讓及分享;非助人性質的合作行為只發生一件。 二、資源班是小慈利社會行為的重要發生情境,共三大類情境線索有助於利社會行為的產生:與環境有關的線索、與接受者有關的線索、與小慈個人有關的線索。與環境有關的線索是老師提問或提示、現場有教師曾要求的事務、例行班務;與接受者有關的線索最為重要,包括:接受者有困難、未完成任務、表現佳、心情差及接受者不喜歡的事;與小慈個人有關的線索為對她接受者的偏好、避免擁有物較多與避免無聊狀態三種。接受者有困難的情境最能激發小慈的利社會行為,其次是現場有小慈比較喜歡的人(對接受者的偏好)。此外,小慈主動、友善、溫和、很好心、喜歡朋友,有利於表現利社會行為。 三、利社會行為發生後,接受者或非接受者的社會反應分為四大類:表情、接受、拒絕與增強。表情方面有笑容、面無表情及氣憤不悅,笑容的出現率最高,通常代表他人接受小慈的行為,惟少數情況為婉拒;接受反應有和小慈一起行動、讓小慈自己行動、依循小慈的利社會行為而自己行動、贊同而無行動四種;拒絕反應有直接拒絕與加以指正兩種;增強是最少出現的社會反應,分為向小慈道謝與口頭或物質增強兩種。 四、同儕正向的社會反應(笑容和各類接受行動)可增進小慈的利社會行為,教師的讚美與指正導致利社會行為的增減。 最後,經由探索過程中的收穫,提供第一線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上可以努力的方向。Item 同儕對高中生利社會行為之影響:以同理心、友誼特性與同儕相似性為調節角色(2011) 簡嘉盈; Chia-Ying, Chien本研究主要目的欲了解同儕對於高中生之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探討高中生好友們利社會行為與其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間的關係,利社會行為包含三種行為表現,即:關懷、助人、合作行為,同時,以高中生本身同理心(同理關懷、觀點取替)、同儕間友誼特性(友誼品質、互動頻率、友誼持續度)及同儕相似性(社交地位相似性、休閒活動參與相似性),進一步探討同儕利社會行為與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關係是否具有影響效果。本研究對象為台灣北部地區公立高中一、二年級502位學生(男259人,女243人,平均年齡15.9歲)。使用「利社會行為問卷-同儕提名」、「好朋友提名問卷」、「同理心量表」、「友誼特性量表」、「社交計量問卷-同儕提名」、「休閒活動問卷」等研究工具,分別測量高中生利社會行為、同儕利社會行為、高中生同理心能力、友誼特性、高中生社交地位及活動參與類型。主要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1.同儕利社會行為對於自身利社會行為具有顯著預測力。 2.同理心對同儕利社會行為與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關係具有調節效果。 3.友誼特性(友誼品質、互動頻率與友誼持續度)對同儕利社會行為與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關係皆未達顯著調節效果。 4.同儕相似性(社交地位相似性、休閒活動參與相似性)對同儕利社會行為與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關係皆未達顯著調節效果。Item 服務學習課程對國中生學習成效之研究(2006) 吳曉宣本研究旨在探討「服務學習」課程對國一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宜蘭縣一所國中四個班級143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二班為實驗組,二班為控制組。實驗組學生接受為期八週,每週90分鐘共計720分鐘的實驗課程處理,控制組則未接受實驗課程處理,而於研究結束後再實施服務學習課程。本研究課程結束時以「服務知能量表」、「國中生對老人態度量表」與「國中生利社會行為量表」作為量化評量工具,並於課程結束後三週進行追蹤後測,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並參酌「單元回饋表」、「課程總回饋表」與「學生訪談問卷」等作為輔佐資料,以瞭解本研究課程介入的效果。 首先,本研究發現實施服務學習課程對國中學生的服務知能、老人態度與利社會行為等學習成效有立即提升並維持的效果。其次,實驗組學生普遍肯定服務學習課程,對於各單元課程也有很高的正向評價,並認為服務學習課程對個人認知、情意與行為均有幫助,其中以認知與情意的改變居多。最後,根據上述結果,本研究建議教育輔導工作者未來在進行服務學習課程時,應爭取學校社區的支持,並積極與參與者建立伙伴同盟的合作關係,另一方面,也建議在後續研究中可改以服務作為服務學習的開端,並增加對被服務對象的成效評鑑。Item 大手攜小手‧讓愛跟著走~服務學習融入綜合活動之研究(2008) 陳瑜芳; Yu-Fang Chen本研究採融入式教學設計,將服務學習主題,以分散且長期性的學習方式,融入原有的綜合活動課程中,並探討方案實施後,國中生利社會行為表現情形與在服務歷程中獲得的經驗與想法。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主,量化資料與內容分析為輔,研究對象為大有國中一年級學生35人,透過錄影、訪談、學習單、調查表、省思記錄等方式蒐集資料,經整理與分析後,得到以下研究結論: 一、服務學習融入綜合活動方案方面:本研究為融入式課程,強調服務與學習同等重要,拓展學習的場域,內涵利社會行為四個向度,具有催化利社會行為產生的歷程。 二、服務學習融入綜合活動方案實施歷程方面:教師運用多元的教學及評量方式,鼓勵學生從做中學,激發學生合作的精神,覺察自己的成長,也懂得欣賞他人的表現。 三、服務學習融入綜合活動方案實施結果方面:1.學生在助人、合作、關懷行為表現上些許增長,但在志願服務行為表現沒有改變。2.學生在服務歷程中獲得的經驗與想法,包括體會服務的意義、了解如何關心與體察老人的需要、破除對老人的刻板印象、增進同儕間的合作、懂得感恩惜福、激發助人的意念、促進社會服務意願、學會分享的能力等。 四、研究者反思方面:1.持續性的反思有助於提升課程設計的專業成長。2.加強延續性服務活動的設計。3.透過多元教學與評量方式,提供學生個別化發展。4.強化教師引導反思的能力。 五、研究限制方面:1.校內缺乏服務學習的共識。2.升學壓力仍是學生的負擔。3.學生的服務時數、對象、內容及方式不夠多元化。4.服務中難達到真正的「社會正義為焦點」原則。5.服務機構未能協助建立服務學習的價值觀。Item 導師利社會行為與學生關係攻擊行為之相關性研究(2013) 黃宜婷; HUANG YI-T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階段導師利社會行為、學生利社會行為,及學生關係攻擊行為的關係。本研究採用便利取樣,以新北市、台北市及桃園縣的6所國中,不分年級,共13個班級學生及該班導師為研究對象,總計有效樣本有363名學生及13名導師。 本研究藉由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資料蒐集,所使用的問卷包含班級學生填寫的「青少年人際互動問卷」及班級導師填寫的「教師利他行為問卷」。「青少年人際互動問卷」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自我評量,題目涉及學生評量導師利社會行為、自己的利社會行為及自己的關係攻擊行為;第二部分則是同儕評量,每位學生評定該班同性別的其他學生之利社會行為及關係攻擊行為。「教師利他行為問卷」則是由該班導師自我評量利社會行為表現。 資料處理方式以Pearson's積差相關進行檢驗,以瞭解各變項之間的關聯性,若三者間皆達顯著相關,則用階層迴歸分析了解學生利社會行為是否為中介因子。結果發現: 一、學生評量導師的利社會行為與學生自陳的利社會行為有低度正相關。 二、學生自陳的利社會行為與同儕評量的關係攻擊行為有低度正相關。 三、導師利社會行為和學生關係攻擊行為中,不論是自陳或是他人評量所得之資料,均無顯著相關。 四、本研究假設的中介變項─學生的利社會行為,並無中介效果存在。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未來研究及教育現場上的應用提出建議。Item 國中生自尊情緒智能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2010) 陳若芝; JO-CHIH, CHEN自尊與個體的發展和心理健康息息相關,個人對自己的感受與評價會影響其行為表現,而個體的行為表現又會影響其與周遭環境、他人互動的關係。本研究主要在探索國中生的自尊、利社會行為與情緒智能三者的現況與三者間的相關情形,並進一步探索自尊與情緒智能對國中生利社會行為的表現預測情況。 本研究以基隆市、台北縣/市、桃園縣與新竹縣的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共1043份有效問卷,男生504人,女生539人。以問卷調查法來了解青少年在自尊、利社會行為與情緒智能上的得分情形。採用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Scheffe事後比較、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描述統計、皮爾森績差相關與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針對研究假設進行考驗。Item 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生活型態、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2010) 吳佩靜本研究係採調查研究法,以台北縣市國民小學(共五間),四至六年級普通班學童(樣本數1008名:有效樣本數971名)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生活型態、利社會行為之間的關係。 針對研究目所使用之研究工具,包括:「兒童生活型態量表」、「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及「日常利社會行為自陳量表」,並於施測後將所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主要發現歸納如下: 一、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童在父母親依附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上,女生高於男生;在生活型態上,女生高於男生。 二、不同年級的國小學童在父母親依附關係上,四年級高於六年級。在生活型態上,六年級部分高於四、五年級生;在利社會行為上,四年級部分高於五年級學生。 三、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與生活型態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且與父母親的依附品質越佳,越容易傾向「社會型」與「個人型」;國小學童之「信任」、「溝通」愈低者,「疏離」愈高者,其生活型態中的「社會型」、「個人型」得分越低,「支配型」與「逃避型」程度也愈高。 四、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兒童與父母「正向」、「積極」的互動越高,則兒童的「利社會行為」也愈佳。 五、國小學童生活型態與利社會行為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國小學童在生活型態中的「社會型」與「個人型」與利社會行為有正向關係。 最後再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及具體建議,作為從事教育、輔導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之參考。Item 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與友誼品質之關係研究(2008) 許舒雅; Sue-Ya She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學童的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與友誼品質的關係,主要目的有五項:(一)根據中外文獻,編製適合國小兒童的「友誼品質量表」,以作為本研究及未來研究者使用。(二)了解不同性別的國小兒童在友誼品質、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的差異情形。(三)了解不同年級的國小兒童在友誼品質、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的發展情形。(四)探討國小兒童在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友誼品質三者之間的相關情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1380名分佈於台北縣、台北市等地區的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使用「國小學童友誼品質量表」、「父母親依附關係量表」、「日常利社會自陳量表」等調查工具。所得資料以驗證性因素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來進行資料處理。綜合整個研究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以性別而言,男女生達顯著差異。女生的友誼品質、父母親依附關係及利社會行為均優於男生。 二、 以年級別而言,年級達顯著差異。五、六年級學童的友誼品質、父母親依附關係及利社會行為均優於四年級。 三、 父母親依附關係與友誼品質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兒童與父母「正向互動」越高,則兒童友誼品質的「支持關係」也愈佳。 四、 利社會行為與友誼品質之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利社會行為」越高,則其友誼品質的「正向互動」也越佳。 五、 父母親依附關係與利社會行為有典型相關存在。兒童與父母「正向互動」越高,則兒童「利社會行為」也愈佳。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歸納結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教師、父母以及輔導者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