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漢語副詞「甚至」的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
    (2023) 詹佳玟; Chan, Chia-Wen
    針對現代漢語副詞「甚至」之研究,現行研究以語義和句法層面的分析為多,篇章方面的討論較少。本研究以Halliday(1985)提出的三大純理功能為分析架構,並依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interpersonal)三層面,探討現代漢語副詞「甚至」之篇章功能,並討論其在語義、篇章、語用三層面之互動。研究者從漢語語料庫中蒐集400筆真實語料以進行實證研究,藉由分析實際語料進一步釐清其用法。在篇章層面,「甚至」大多出現在主語與謂語之間,以句內範距為無標形式、句外範距為有標形式。前者範距小為局部銜接,帶出句尾焦點。然而,範距大帶出的為「句尾焦點」和「狀語焦點」,並未帶出對比焦點。因此,與研究假設不同。由於「甚至」為「遞進功能」而非轉折功能,故帶出「句尾焦點」而非對比焦點。其次,「甚至」句在跨句篇章中通常為焦點句(68.75%),也可作補述句(31.25%)。在篇章前後景中,「甚至」大部份作為篇章背景(99%),鮮少在前景中。我們發現「甚至」雖位於背景中,但其位置在較靠近前景的背景中。因此,「甚至」通常作為背景中「較新的背景」。綜合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進一步分析現行華語教材內容,並提出教學排序建議。根據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對「甚至」的教學語法描述,並補足教材中解釋不足之處,期望能使華語教師或學習者皆有清楚可遵循的教學順序。
  • Item
    韓漢焦點類型之對比研究與教學啟示
    (2018) 魏詩珈; Wei, Shih-Chia
     焦點(focus)反映的是句子中的新信息(new information),是說話者在交際中最想強調的內容,也是句子中語調最凸出的部分。在漢語和韓語中,雖然有多位學者進行焦點的研究,但是對比兩種語言焦點概念的文獻仍十分匱乏。本研究預期成為韓漢焦點對比研究的初探性研究,為韓漢的焦點對比做初步的介紹,為往後的後續研究起頭。   本研究以漢語的焦點概念為主軸出發,針對「句尾焦點」(end focus)、「雙名詞焦點」(double nominative focus)、「對比焦點」(contrastive focus),進行介紹,接著探討這三種焦點是否在韓語中存在。另外,本研究也針對三個漢語中能體現焦點的句式「雙名詞句」(double nominative construction)、「分裂句」(cleft structure)、「連字句」進行探討( ‘lian’ structure),並且找出韓語中相對應的句式,最後藉由實際考察語料庫觀察以上的焦點以及焦點句式的使用情形及分布情形。藉由文獻回顧及實際考察語料庫之後,得到以下幾點發現: 一、 韓語中存在與漢語相對應的三個焦點,且在語料庫中的分布比例相近,唯由於類型學之差異,兩者的焦點體現形式不同。 二、 韓語中的助詞系統發達,「이(i)/가(ga)」和「은(eun)/는(neun)」兩組助詞在語法上能夠標記主語和話題;前者在信息結構中分別能夠標記新信息(句首焦點),後者能夠標記對比焦點以及對比話題。 三、 考察語料庫後發現,在漢語及韓語中,句尾焦點的使用頻率最高,接著是對比焦點。由於語料庫語體為書面語,未能發現雙名詞焦點的語料。   筆者最後將研究成果應用於華語教學中,將能夠體現焦點的漢語句式進行教學排序,期望針對韓籍漢語學習者的教學能得到最佳教學效果。
  • Item
    漢語副詞「明明」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
    (2018) 王玉雯; Cheewinnitiluk Oranis
    本文以Halliday的三大純理功能為分析架構,分別為:「概念」、「篇章」與「人際」,三個層面。並從兩個語料庫著手蒐集副詞「明明」的真實語料,作為研究材料。兩個語料庫分別為:「聯合知識庫」與「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共蒐集400的筆語料。從語料中探究漢語副詞「明明」在篇章及語用的語言現象,並將研究結果融入真實教學中。 首先,從篇章的角度探析,副詞「明明」位於主語之後,稱為句內範距。位於主語之前,則稱為句外範距。信息焦點會因著範距大小不同,而有不同的體現:句內範距的範距小,形成「句尾焦點」。而句外範距的範距大,為跨句形式,帶出「對比焦點」。 其次,副詞「明明」的基本篇章架構可以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為:〔A〕背景句、〔B〕斷言句、〔C〕預期句、〔D〕反預期句,以及〔E〕前景句。在篇章連貫方面,我們進一步探析反預期句與前景句之間的語義互動關係。兩者間的語義關係可分為五個關係類別,分別為:遞進關係、立論關係、轉折關係、因果關係,以及無下文。 再者,在語用方面,副詞「明明」歸屬於情態詞中的認知情態。其核心語用功能為「反預期」功能。此外,本論文探討「明明從句」和「明明後主句」各與情態詞的共現分布之現象。最後,本論文將依據研究結果,進行對現行華語教材評析,並建議將副詞「明明」之研究結果應用於實際課程中。
  • Item
    漢語「寧可」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
    (2017) 呂芮慈; Lyu, Ruei-Tsz
    漢語副詞「寧可」在詞性、複句關係、語用關係等方面有很多相關文獻,但分析結果都不盡相同,本論文將釐清以上問題。由於過去文獻多著重複句以及語用方面主觀性的探討,因此本論文以真實語料庫為本,以Halliday(1985)的「概念」、「篇章」、「人際」為理論基礎,探討漢語副詞「寧可」在篇章、語用方面的功能,並根據研究結果評析現行教材和提供建議。 首先,在篇章層面上,副詞「寧可」位於主語後,稱為句內範距,位於主語前,則為句外範距,經研究發現,「寧可」較傾向出現在主語之後;而焦點功能上,「寧可」句內範距的範距小,形成句尾焦點,句外範距的範距大,帶出的是跨句的對比焦點。 其次,複句「寧可」的主句在篇章中的隱性比例高於顯性,根據語言經濟原則,主句本身是舊信息或是聽話者可從自身知識和經驗推衍,因此可省,而隱性「寧可」句與下文有詞彙連貫關係,形成句尾焦點,由此可知,「寧可」句本身實為一焦點句式;另一方面,「寧可從句」的主句有前顯和後顯之分,「後顯主句」位於「寧可從句」之後,為無標句式,比例高於有標的「前顯主句」,位於「寧可從句」之前,乃由「寧可從句」後移至主句後而成。就篇章功能而言,「後顯主句」本身即為信息焦點所在,作為前景信息,能推動後文的發展。反之,「前顯主句」的功能乃為「承接前文」,以做為更大前後文的連貫樞紐,而使後移的「寧可從句」成為信息焦點所在,以與下文連接,推動其發展。 再者,語用方面,「寧可」為動力情態詞,語用功能為反預期。本論文亦探討「寧可從句」和「寧前/後主句」與情態詞的共現,發現「寧可從句」多與認知情態共現,而「寧前/後主句」多與「動力情態詞」共現。
  • Item
    漢語「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 漢語「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
    (2017) 游雅欣; Yu, Ya-Hsin
    本論文以Halliday的「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interpersonal) 三大純理功能(interpersonal)為分析架構,以真實語料為基礎,探討現代漢語「其實」和「事實上」在篇章層面的語言現象,並將研究結果應用於教學中。 本論文以臺灣地區兩大語料庫—聯合知識庫 (UDN data) 和中文詞彙特性素描系統 (Chinese Word Sketch Engine, CWS)中有關「其實」和「事實上」—共400筆語料,以及前人研究為基礎,探討兩者的基本語義,藉以釐清其篇章功能之異同。 首先,從歷時的角度來看,「其實」一開始的用法就是「反預期」,之後演變出「進一步闡述」的功能;而「事實上」一開始就有「進一步闡述」的用法,之後演變出「反預期」的功能。此兩者皆為情態詞,連接性狀語,即說話者用以表達對於命題的態度以及看法,因而有著反預期以及進一步闡述兩種功能。 其次,從語料庫統計的數據來看,句外的「事實上」筆數高於「其實」,而且句內的筆數「其實」高於「事實上」,兩者有如此的差異在於「事實上」的「範距」大於「其實」;「事實上」的範距較大,管轄範圍較大,因此放在句首,篇章功能強,用以連接上、下文。 再者,就焦點功能而言,「其實」和「事實上」出現在句中,從「語義連貫」和「詞彙銜接」這兩個面向來觀察,此兩個情態詞的範距小,只管轄動詞,產生「句尾焦點」,描述一件事;而「其實」和「事實上」放在句首,範距相對大,因而產生「對比焦點」,相對上是在陳述兩件事,構成了語言的整個連續體。 最後筆者根據以上分析結果,評析五本臺灣及美國目前通行的華語教材,建議將「其實」和「事實上」研究結果應用於課程之中。
  • Item
    漢語「固然」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
    (2018) 黃筱婷; Huang, Hsiao-Ting
    本論文以 Halliday(1985)的概念、篇章與人際三方面以真實語料進行驗證,探討現代漢語副詞「固然」在語義、篇章、語用層面的語言現象。 本論文建立在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與聯合知識庫之上,以語言事實作為研究之本,各取語料庫兩百筆資料,以真實語料分析來討論「固然」之使用的樣貌。 從篇章銜接角度來看,「固然」傾向出現在主語與謂語之間,以句內範距為無標形式,句外範距為有標形式,前者範距小為局部銜接,帶出句尾焦點,後者範距大,為整體連接,帶出對比焦點。 從篇章連貫角度看,「固然後主句」與下文前景句的語義關係,以「進一步陳述」的語義關係分布比例最多,表示下文經常是接續「固然後主句」順向闡述延伸的。其次有「立論關係」,再其次為「轉折關係」,最後是「無下文」。 語用功能方面,「固然」是評價情態詞,語用功能為反預期,而最常與「固然後主句」與「固然從句」共現的情態詞為表真偽類的認知情態詞,與兩分句共現的情態詞類型有類似的分佈比例高低,皆為認知情態共現率最高,其次為義務情態,再次為動力情態,最後為評價情態。 有鑑於現行教材內容,多以單一句子為說明的例句,而忽略語境和語用要素。因此,我們以帶有篇章上下文的實際語料為研究篇幅,以期更清楚詮釋「固然」的使用情形,藉由篇章及語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來補足教材中解釋不足之處,使華語教師在教學上,以及華語學習者在學習上,皆有清楚可遵循的原則。
  • Item
    漢語讓步性副詞"還是"的篇章、語用研究及教學啟示
    (2017) 胡琇閔; Hu, Hsiu-Min
    筆者在課堂教學時,觀察到外籍學生多半對於讓步性副詞的「還是」感到疑惑,無法內化進而靈活地運用,且學生容易被英文翻譯所影響。因此,針對讓步性副詞的「還是」在篇章、語用功能加以研究,期許能在教學上有所貢獻。 本論文以Halliday的「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 (interpersonal)三大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為分析架構,蒐集語料共605筆,從中探討漢語讓步性副詞「還是」在篇章、語用層面的語言現象,並將研究結果融入教學之中。 首先,在篇章層面上,「還是」位於句首時,屬句外範距,位於句中時,屬句內範距。從語料庫統計的數據來看,句內範距的「還是」使用頻率高於句外範距「還是」。就焦點功能而言,「還是」在句內範距時,該詞的範距小,只管轄動詞子句,產生「句尾焦點」。而「還是」在句外範距時,其範距大,管轄整個篇章,產生「對比焦點」。 其次,在語用層面上,「還是」本身為情態詞中的評價情態,表示說話者的主觀看法與態度,其語用功能為「反預期」,本研究先根據顯性預期句與隱性預期句的分類來進行分析,另一方面,亦探討「還是」與情態詞共現之情形,發現其多與「義務情態詞」共現。 最後筆者根據以上分析結果,評析五本臺灣及美國目前通行的華語教材,建議將本論文之研究結果應用於課程之中。
  • Item
    漢語「對字短語」的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
    (2017) 林依嫺; Lin, I-Hsien
    本論文以 Halliday 的「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interpersonal)三大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為分析架構,並以兩大語料庫—聯合知識庫 (UDN data) 和中文詞彙特性素描系統(Chinese Word Sketch Engine, CWS)中各200筆「對字短語」語料,探討其基本結構語義以及分析其篇章功能,以便將研究結果應用於教學中。 本論文從語義層次先探討「對」由回答義的動詞逐漸延伸出方向性與對象性等抽象語義,而轉變為介詞的語法化過程。接著梳理前人有關句法結構及篇章功能之文獻,使複雜性極高的漢語「對字結構」之用法能有更清晰的輪廓。 其次,本論文以400筆語料庫收集之語料為統計依據,從分析後的數據得出「對字短語」分布於句內的筆數遠高於句外,此範距之差異關係到篇章功能之差異,本論文發現範距小的句內形式是「對字短語」的無標用法,可帶出「自然焦點」或是「對比焦點」;而範距大的句外形式「對字短語」屬於較少出現的有標用法,在篇章功能中充當話題的角色。 另外在篇章連貫方面,本論文以「詞彙銜接」和「語義連貫」兩方面來觀察承上啟下之表現,當「對字短語」當話題使用時,往往是將上文已出現的內容再次引用的「重引關係」,與下文的關係則是以對上文進一步闡釋與論述的「遞進關係」。 最後,本論文將分析結果用於評析六本目前在臺灣語言中心通行的華語教材,並提出可把研究結果應用於針對程度為中高級學習者之教學建議。
  • Item
    漢語「形容詞重疊式」的語義、篇章、語用研究及教學啟示
    (2016) 戴宇苹; Tai, Yu-Ping
    漢語雙音節形容詞的重疊式研究是個相當複雜的課題。Li& Thompson(1981)清楚的列舉出可重疊及不可重疊的形容詞,但並未進一步探討其背後重疊動因為何。另外,在Li & Thompson所列出不能重疊之詞中,筆者卻於語料庫中找到反例,可見有關形容詞的重疊式研究相對有限。因此,大多華語教師於教學時也無法告知學生規則為何。此外,大多教課書中也僅說明形容詞重疊表加深程度之義,因此學生們在未了解使用規則下,便易有以下病句:「*這輛自行車漂漂亮亮的。」(汝淑媛,2007)。顯見形容詞重疊式仍有諸多難點有待克服。因此重疊式其內在動因和篇章、語用功能為何,是相當值得關注的議題。 相較於過去文獻多著重於程度量上的探討,本研究以語義層面上的動態延續性、篇章層面中的信息焦點以及語用層面中的主觀程度性的概念切入,透過「漂亮、美麗」、「高興、快樂」及「輕鬆、容易」三組形容詞之重疊式來探究重疊的內在動因及篇章語用功能,並提出教學應用。本研究經由語料庫得自的642筆語料,以Halliday(1985)為理論基礎,發現研究結果如下:第一,在語義層面上,形容詞重疊式表動態義,可進入重疊式之形容詞其內在語義須有一定程度的動態性。第二,在篇章層面上,在具焦點性的形容詞重疊式下,即使趨向靜態的形容詞亦可進入重疊式中。第三,於語用層面上,母語者在前文有特定情境的鋪陳下,往往會選擇重疊式以加強其程度性,以達到主觀性的表達。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在評析現行教材後提供了實質上的建議與教學參考方向,將其應用於教學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