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8
Browse
19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話語標記「就是」在獨白中的信息處理功能及其語法化(2019) 劉遠文; Liu, Yuan-Wen過去文獻對於話語標記(discourse marker)「就是」多著重在書面語體的研究 (張誼生,2002;劉燦群,2007),然而書面語體實詞較多、句法篇章等架構清 楚;而口語語體則反之,口語語體虛詞和子句較多,架構相對來說零散(Halliday, 1997),故更仰賴話語標記,使說話者的訊息得以傳遞,話語標記的篇章功能更 得以顯現。 本研究以 Brinton(1996)對話語標記的功能分析作為研究架構,將話語標記 分成語用層面和篇章層面,並將其中的篇章層面功能再分為表層的銜接功能和深 層的信息處理功能,後者根據信息處理和標記理論再分為自然焦點標記(新信息)、 對比焦點標記(新信息)和話題標記(舊信息)。文內先回顧過去學者對話語標 記的定義,「就是」在不同語體中的篇章銜接和信息處理功能;其後定義「就」、 「是」和「就是」的基式語義和回顧「就是」的語法化歷程相關研究;最後以自 然焦點標記、對比焦點標記和話題標記來分析「就是」在口語獨白語體中的信息 處理功能及其語法化歷程。 研究發現「就是」在口語獨白語體中除了自然焦點標記、話題標記和對比焦 點標記這三種信息標記以外,還有一個標記新信息的次焦點標記功能,而使用頻 率由高至低分別為:自然焦點標記、話題標記、次焦點標記、對比焦點標記。本研究也認為各話語標記「就是」的各信息處理功能分別來自於不同的語法化歷程。Item 融入鍵接圖之全字詞教學法對詞彙學習之影響:以越南籍中文為二語學習者為例(2019) 卓岳; Cho, Yueh漢字同時蘊含形、音、義多重訊息的特性,而漢字的讀寫又包含「再認」及「產出」兩個方面,對於母語為拼音文字的學習者而言,學習漢字向來存在相當大的困難。本研究探討融入鍵接圖(取自《我也繪漢字》教材)的全字詞教學法對中文為二語之學習者的詞彙學習成效。過往陳學志、陳仙舟與張道行(2012)提出「三階段漢字教學模式」,此模式為運用鍵接圖強化形義聯結的學習策略,本研究採用第一階段「創意鍵接圖」搭配「短文部件析字拆解系統」,設計具體的教案與執行步驟,並透過實際進班執行變項的操弄,探討該教案之具體成效。研究設計為2×3二因子準實驗設計,在自變項方面,受試者間變項為教學方案(融入鍵接圖的全字詞教學法、傳統教學法),受試者內變項為測驗時間點(立即測、單日延宕測、單月延宕測);依變項為學習者在「詞彙識寫」、「詞義識記」以及「詞音識記」的正確率。研究對象為28位在臺修畢《當代中文課程》第一冊的越南籍學生,依據原班級配置,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實驗材料為《當代中文課程》第二冊第一課「請問師大怎麼走」,共44個生詞。研究結果發現:在詞彙識寫測驗中,教學方案與測驗時間點之交互作用顯著,特別在單月延宕後測中,融入鍵接圖之全字詞教學法顯著優於傳統教學法;該項結果支持,以長期的學習效果而言,融入鍵接圖的全字詞教學法有助於提高中文為二語學習者在詞彙識寫的正確率。本研究結果對華語文教學之啟發:融入鍵接圖的全字詞教學法兼容字、詞本位教學之優點,且有助於提高越南籍華語學習者的漢字識寫能力。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針對未來研究與教學實務的建議。Item 針對韓國籍免稅店職員之專業華語教材設計(2019) 申知珉; SHIN, JIMIN訪問韓國的華人遊客不斷增加,從2012年開始,華人遊客逐漸成爲韓國旅遊市場的最大客戶。為吸引這些華語地區遊客,韓國各個產業皆傾注了許多努力。而這些遊客訪韓的重點行程之一便是「購物」,因此韓國的銷售業是所有領域中最重視華語人才,其中又以「免稅店」為先發,大量招募華語人才。世界最大規模的韓國免稅店,不管職員最精通的語言是什麼,都以具備起碼的華語能力爲招聘條件,非常重視對華語地區顧客的服務。儘管如此,免稅店銷售服務中可以直接使用的專業華語教材及課程的開發仍有不足。儘管免稅店從業人員大部分有華語學習經驗,但其中大多僅停留在一般基礎華語,而非專業的商業銷售華語。因此,許多免稅店職員在職場工作上使用華語時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難。因為這個問題,筆者依據自己在免稅店的工作經驗, 設計了符合現場從業者需求的華語教材,適用對象為韓及免稅店職員,或今後負責銷售工作的學習者。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和「調查研究法」。首先,本研究探討相關領域之文獻,包括專業語言教學相關理論、第二語言教材編寫相關理論,及韓國的國家職務能力標準(National Competency Standards,NCS)的相關研究及職務內容分析,以作為教材設計之理論基礎。其次,本研究評析在韓國出版的銷售華語教材7本。接著,本研究針對77位在免稅店上班的韓國籍職員進行問卷調查,以瞭解其對專業華語教學的看法及需求。之後,本研究依據理論內容和需求分析,整理出適合韓國籍免稅店職員之專業華語教材之編寫原則,其中包含針對性原則、實用性原則、趣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和知識性原則等五項,並依據這些原則編寫內容大綱及單元範例。最後,本研究提出研究總結及對未來後續研究之建議。Item 融入IB-PYP探究理念之《Hello,華語!Starter》幼兒教材發展(2019) 盧秀鳳; Lu, Hsiu-Feng全球華語學習與教學正蓬勃發展,依據供需現象,華語為第二語言的教材雖有陸續推出,但專門針對國際學校的幼兒華語教材還可以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根據語言發展理論,幼兒又是語言開發的最佳關鍵時期。因此,本研究以發展融入IB-PYP探究理念之《Hello,華語!Starter》幼兒教材,符合二語學習理論以探究情境、多向認知、直覺吸收、累積經驗、建立邏輯等接續《Hello,華語!》的教材而編寫以應適時之需。 「國際文憑」組織小學階段超學科模式;在六個具有全球意義的跨學科主題的指導下,學生通過發展他們的概念、理解來加深他們的學習; 加強在學科領域內外的知識和技能。因此,編寫融入IB-PYP幼兒華語教材以六個主題單元、八大重要核心概念及十項學習者目標。參考「國際文憑組織」小學階段的超學科模式,編輯專屬國際學校使用的幼兒華語教材。遵循IB-PYP六大主題、核心概念及相關概念之平衡發展,在六個具有全球意義的學科主題下,學生通過發展概念來理解加深他們的學習,加強他們在學科領域內外的知識和技能。從六大單元導入認識自己及其他自我探究,激發對自我表達能力,獲得對周遭環境的認識,習得知識、增強技能並養成負責任的態度;教材編輯以探究式學習模式習得語言與文化。 本研究以幼兒華語文教材的文獻分析探究華語幼兒教材之發展現況。根據IB-PYP六大主題單元,以5-6歲幼兒為基礎之學習內容、培養學生開放性思考,開發潛在能力,達成學習目標,對周圍環境,對世界認識、關懷,最終以愛地球為宗旨。經過統整規劃編輯,與專家學者和出版單位合作,於2018年7月完成全新《Hello,華語! Starter 1》和《Hello,華語! Starter 2》幼兒教材,分為1、2兩冊。這套教材針對IB-PYP國際文憑組織的核心理念所編寫,因此,無論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只要符合多元發展的國際學校都可以使用這套超學科領域的幼兒華語教材,讓幼兒快樂學華語,進而能奠定未來通往世界之基礎。Item 俄語句重音對華語三聲連續變調的影響──以俄語為母語的學習者為例(2019) 夏瑪麗; Sharapova Mariia語言遷移是造成聲調發音偏誤的一個主要原因。學習者學習一種新語言,在發音上經常會把原本既有的語言發音經驗運用在新語言的學習上。華語學習者也會受母語重音模式的影響。重音模式遷移到目的語中,出現不符合華語聲調音高變化模式的語音偏誤。因此,本研究假設以俄文為母語的華語學習者會把母語句重音的規則用到華語中。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俄語中的句重音是否會對華語三聲連續變調表現產生負遷移的結果。 本研究以含三聲變調詞的句子材料實施了語音實驗,紀錄10位母語為俄語華語文學習者的發音。為了與上述10位母語為俄語的華語文學習者做比較本研究也請華語母語者參加錄音。為了判斷句子裡重音的位置和聲調正確性,本研究也請 1 位對於聲調較敏感,受過專業語音訓練的華語母語者做出評量。最後採用 Praat 語言學軟件把語音材料轉化為可視化圖形 ,從中找出受試者的發音特徵和錯誤。結果顯示,以俄語為母語的華語文學習者的三聲變調表現確實受到母語中句重音的影響 ,造成華語母語者和以俄文為母語華語學習者不一致的三聲變調的發音。Item 基於網路新聞之華語教材發展之標準作業程序研究(2019) 蘇珩; Su, Heng近年來,隨著華語教學發展,新聞華語在對外華語教學中的地位也逐步提升,現今,在臺灣就有20餘所華語中心及教學機構開設新聞華語相關課程,而新聞華語的相關教材更已有日語、韓語、德語等多國語言,由此可見新聞華語受重視的程度。 新聞不但可以使學生活用所習得的語言知識,還可以根據不同領域,符合學生不同的興趣和需求。然而,新聞最重要的是時效性,需要常常與時更進,然而,大多數的教材卻受限於編寫時間過於冗長,以致教材無法跟上時事,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降低,此外,新聞報導所使用的語言較為艱澀、書面,詞彙較為廣泛、專業,因此,要如何快速地將當下熱門的新聞時事轉換成華語學習材料,便成為了新聞華語亟待解決的問題。 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又稱SOP〉可以提供一套標準化作業流程,讓老師和教材編輯者可以依照不同需求快速的將新聞編寫成有著統一格式、水平的華語教材,再搭配上網路即時、迅速和資源豐富、觀點多元等特性,正巧可以補足傳統新聞華語教材的不足之處。故本研究設計出一套專為華語新聞線上教材的標準作業程序,並以近期的時事為材料,應用該程序編寫一套華語遠距教學材料,再設計出與之相應的教學和活動設計,藉由這種方式,協助老師編寫相關教學材料時,能有一套更快速、方便,且容易操作的程序。Item 隱喻及轉喻意識與圖像對華語慣用語學習之影響:以身體隱喻為例(2019) 梁安琪; LEONG, ON-KEI慣用語為二語學習的一大難題,於傳統教學觀點下,教師多將其視為整體教學,學習者則是以「死記硬背」方式學習。近年研究指出慣用語可透過特定方式激活及連結,藉此提升隱喻意識以加強學習成效(Boers, 2000; Boers et al., 2007等),成果具前瞻性。奠基於此,本研究以12個「眼睛」、「頭/腦」、「臉/面」相關之三字華語慣用語為內容,並結合認知語言學觀點,以「轉、隱喻意涵延伸圖」及「圖像」為工具輔助學習。其中,轉、隱喻意涵延伸圖展示上述身體部位背後所含之比喻義,促進目標詞義之理解;圖像則是呈現慣用語字面構成成分,協助詞語形式之掌握。我們透過前測、即時後測及一週後的延時後測等紙筆測驗,試圖以實證方式檢視上述工具對華語慣用語學習及記憶存留有何影響。本研究可用樣本共40人,分為控制組、圖像組、隱喻組及綜合組各十人,初步發現(1)接受意涵延伸圖教導之隱喻組及綜合組,於目標詞語之意義學習及記憶較具優勢;(2)四組於詞語形式之學習表現相約,接受圖像以助形式學習之控制組及圖像組未見突出表現;(3)新詞學習方面,隱喻組及綜合組對於未教授之慣用語(「沒眼睛、換頭腦、拉下臉」),具較強意義拓展能力,故其意義學習及記憶表現顯著較佳;(4)若按主要教學方式將四組分為「詞語釋義組」及「意涵延伸圖組」,並比較其學習表現,則發現前者之詞義理解及記憶存留表現皆明顯優於後者。換言之,意涵延伸圖組以延伸圖為輔助工具,有利其提升認知意識並鞏固意義掌握及記憶程度。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以轉、隱喻意涵延伸圖為教學工具,實能從認知層面提升學習者意識,使之更能掌握慣用語背後之比喻義並強化意義理解,具有明顯即時學習效果且利於記憶存留,對華語慣用語意義學習存在正面效益。Item 臺灣華語文教師赴越南任教之選送模式研究(2019) 陳秀慧; Chen, Shiou-Huei本研究針對臺灣華語文教師赴越南任教選送模式以及相關制度與人事因素深入探究分析,以瞭解其執行成效與缺失,期能提供建構一個高效能的教師選送模式相關知識,作為選送華語文教師赴各國任教之參考。 本研究兼採文件分析法、問卷調查法、訪問調查法,以探討華語文教師赴越南任教之選送作業的制度與人事因素之影響。針對教育部2007年至2018年已選送赴越南任教的華語文教師寄發研究問卷114份,針對收回有效問卷57份進行教師教學與生活適應經驗等變項之統計分析,以瞭解選送模式之特色與問題。 參與選送華語文教師赴越南任教計畫的機構包括:我國教育部、越南教育培訓部、我國駐越南教育組、私立文藻外語大學、越南各大專院校,這些機構之間的相互協調合作和所依據的選送作業規定,對於選送計畫的執行成效均具有重要的影響。 研究發現,臺灣華語文教師赴越任教選送模式運作順暢的主要因素包含:臺越雙方政府簽署教育合作協定,共同支持華語文教學合作;臺越雙方教育機構與華語文教師相互簽訂教學合作契約,明確界定各方合作的任務;駐外教育單位定期全面徵詢越南各校教師需求,得以逐年擴增選送人數規模;文藻外語大學整合各校教師需求名額,辦理華語文教師聯合遴選作業,提高教師錄取機會;為華語教師舉辦行前講習培訓課程,強化教師赴國外教學生活適應能力;雙方政府協助教師取得工作簽證,提供教師在越南合法居留的身分。 研究也發現,目前選送作業也存在一些缺失不足的問題:選送模式未能同時輸出臺灣的華語文教材,導致教師教學特色不易發揮;輸出教師人數缺乏整體規劃配置,每年選送人數經常變動不定;選送對象忽略專業培訓資格,不利於大學培育華語文專業師資的長遠發展;限定教師出國任教年限,降低了教師前往較辛苦的國家任教的意願。這些都是選送模式可以再加強改進的作法。Item 針對泰國某科技學院所設計的硬筆書法融入漢字教學(2019) 王文馨; Wang Wen-Hsin對外華語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環是漢字教學,但是擁有對外華語教學資格的教師,不見得能寫一手優美的漢字,在現今科技日昇月異的年代,手寫能力已逐漸被電腦及手機的按鍵所取代,以至於教師也逐漸對書寫能力陌生,為成為一名專業的對外華語教師,硬筆書法這項能力不能喪失。而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硬筆書法融入漢字教學後,是否能提升學生書寫漢字的美感。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式,對非漢字背景的學生進行以字形書寫為主幹的硬筆書法教學。旨在根據行動研究法的精神與內涵,探討以字形書寫為主軸的硬筆書法教學在對外華語教學課程中可行的課程安排方式,以及探究非漢字背景的學生在書寫漢字時筆畫、筆順及結構的特徵。為避免過度主觀詮釋,研究方法除了採行文件分析法、觀察法、訪談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同時採用Patton M.Q (1990) 所提出的三角檢定法進行資料分析,以呈現課程的實施歷程、課程的實施成效,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 依據本研究的目的與問題,提出建議與結論如下: 一、漢字筆畫未能控制質感。 二、字形結構還無法完全固定。 三、泰籍學生對漢字美感展現出獨特的創意。 四、部件分析能夠提高漢字書寫的優美度。Item 華語線上同步學習之師資培訓研究(2019) 許智華; Hsu, Chih-hua線上同步教學的發展因著當代網路科技的發達而有了大幅的發展,語言學習因不受地域的限制而能更能推廣,然而線上同步教學不同於課堂教學,教師需面臨教學平台操作、教學互動方式與教學情境改變等難題。線上同步教學的教師培訓有其必要性。 本研究觀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8年線上華語教學實務課程」的面授和實務實習課程共14週,以行動研究法反覆進行理論課程、實務教學、反思和討論;再以問卷調查法收集37位職前教師的反思感想,分析職前教師的自我成長、行動策略和協力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 的各項表現。 本研究結果揭示:一、除了培養職前教師對基本理論的學習之外,「反思討論」和「反思之後再回實務教學的應用」,亦為影響職前教師職能發展的重要因素。二、同儕間的協同學習和組內互助為職前教師培訓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同儕間的相互支援與互助也是職前教師成長與自我調節的重要因素;最後訪談六位經由本培訓課程後成為線上教師者,分析其對本培訓課程之回饋,探討培訓課程對實質上對線上華語教師之助益和線上華語教師在教學上之需求。 另外本研究中發現,除了線上同步教學課程之外,在教學外的時間,利用訊息文字即時提問和回應也為現今師生間的教學應用方式。除了在固定的電腦前接受同步視訊教學外,利用行動裝置支援無所不在的同步學習亦為遠距教學的可能性。本研究的結果供培訓單位作為規劃同質性培訓課程之參考;此外,教學外利用文字即時訊息或是即時視訊或語音學習是否能對語言教學課程有何助益,亦為未來遠距教師培訓研究值得研究觀察的現象。